《古代汉语与方言文化》六、语法.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六 介词 共(同,和) 每常心共口敌,性与情竞。(颜氏家训·序致) 欲共麻姑住,仙城半在空。(唐诗)(徐凝《武夷山仙城》) 至今池水涵余墨,犹共诸泉色不同。(刘言史《右军墨池》) 无泉不共紫河通。(陆龟蒙《奉和袭美怀华阳润卿博士三首》) 不共诸侯分邑里,不与天子专隍陴。(陆龟蒙《江湖散人歌》) 客家话、潮汕话的“转”,跟《祖堂集》一样,是动量词。也有“返回”的动词用法。 番背系有水客转,搭银搭信报平安。(客家山歌) 积少成多会成就,雇条大船载转来。(客家山歌) 你好转屋家了。(你应该回家了) 去欸三转了,都无见倒佢。(去了三次了,都没有见到他) 啖 动词→动量词 饭粒脱落盘席间,辄拾以啖之。(《世说新语·德行》) 江宁姚子笃,母以烧死,终身不忍啖炙。(《颜氏家训·风操》) 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赢。(李白《侠客行》) 粤语的书面语还作动词用: 坐享山畔春风,啖尽山珍河鲜。(羊城晚报2013-6-1 B13) 今日无力春风,唔共你争得啖气。(《粤讴·吊秋喜》) 其他如常说的“惜一啖”、“吃一啖”,“食多几啖啦。”在粤方言中“啖”已用作纯粹的动量词。 摆(次) 松树倒了头还在, 妹子去了会回来, 一年来得三五摆, 阿哥心头花花开。(客家山歌) 过 动量词 温太真位未高时,屡与扬州、淮中估客摴蒲,与辄不竟。尝一过大输物。(《世说新语·任诞》) 希白题罢,朗吟数过,忽有清风袭人,异香拂面。(《警世通言》第十卷) 过:魏晋南北朝盛行,隋唐以后,逐渐少了,代之以“回”。潮汕话如:本书我看了三过。(这本书我看了三遍) 客家如:衫荡里三过了。(衣服过了三次水了) 五 代词 1 人称代词 自古是,我你渠(由指代词“其”发展而来)。中古以后是,伊(先秦是指示代词: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他。 伊,起源于四、五世纪,唐代继续使用。 伊必能克蜀。(《世说新语·识鉴》) 勿学汝兄,汝兄自不如伊。(《世说新语·品藻》) 自杀伊家人,何预卿事? 渠,始见于《三国志》 女婿昨来,必是渠所窃。(《三国志·吴志赵达传》) 今朝忽见渠姿首,不觉殷勤着心口。(唐《游仙窟》) 聊将代左腕,长夜枕渠头。 (同上) 伊、渠,在六朝、唐代时很重要。到了宋代,起源于唐代、从上古的无定代词发展而来的“他”在口语中更普遍使用。 在方言中留下来了,潮州话(上海)用伊,粤、客用渠,有送气不送气之分。 奴,唐五代时男女尊卑均可使用的自称,宋代后为女子专用。 太上皇召肃宗谓曰:“就中张垍更与贼毁阿奴家事,犬彘之不若也,其罪无赦。”(《太平广记》卷77)男 初见捕去,与奴对事。(《太平广记》卷100) 远指白云呼且住,听奴一曲别乡关。(王昭君变文)女 阿奴身年十五春,恰似芙蓉出水宾。(破魔变文) “阿奴”又发展为对称之词,为尊长指称卑幼。《世说新语》里: 王敬豫有美形,问讯王公。王公抚其肩曰:“阿奴恨才不称。”(容止)(父称子) 周仲智饮酒醉,瞋目还,面谓伯仁曰:“君才不如弟而横得重名。”须臾,举蜡烛火掷伯仁,伯仁笑曰:“阿奴火攻,固出下策耳!”(雅量)(兄称弟) 周嵩起,长跪而泣曰:“不如阿母言。伯仁为人志大而才短,名重而识暗,好乘人之弊,此非自全之道。嵩性狼抗,亦不容于世。唯阿奴碌碌,当在阿母目下尔。”(《世说新语·识鉴》)(兄称弟) (齐武帝)临崩,执帝手曰:“阿奴,若忆翁,当好作!” (《南史·齐本纪》下)(祖称孙) 帝谓皇后为阿奴,曰:“阿奴暂去。”(《南史·郁林王何妃传》) 潮汕话里称儿子(阿奴)、小孩子(奴囝): 伊是我个阿奴。 这个奴囝生来真翘楚。 奴啊,来食糜了。 “奴”:奴隶、奴婢→自称→对称 布为人所略卖,为奴于燕。(《史记·季布传》) 叛逆胡奴!要当生缚此奴,然后斩刘贡!(《晋书·刘曜载记》) 古代的礼貌式,自称称名,对称称字。“奴”是名词而不是人称代词。古人在交际中通常不称“你、我”。 贾魏公为相日,有方士姓许,对人未尝称名,无贵贱皆称“我”,时人谓之“许我”。(《梦溪笔谈》) (游雅)尝众辱奇,或“尔、汝”之,或指为小人。(《魏书·陈奇传》) 弋仲性狷且俗,无尊卑皆“汝”之。(《晋书·姚弋仲传》) 忘形到“尔汝”,痛饮真吾师。(杜甫《赠郑虔醉时歌》) 祢衡有逸才,与孔融为“尔汝”交,时衡年二十余,融年已五十。(《世说新语》注引文士传) 石参政中立在中书时,盛文肃度禁林当直,撰张文节公知白神碑,进御罢,呈中书。石急问:“是谁撰?”盛卒对曰:“度撰。”对讫方悟,满堂大笑。(文莹《湘山野录》) “子”是名词,后为敬称,跟“奴”是名词成为谦称有相似性。(类同方向的引申) 2 复数表示法 上古有“侪”,是同辈、同类的意思。 先王之喜怒皆得其侪焉。(《礼记·乐记》) 吾侪小人,食而听事犹惧不给命。(《左传·襄公三十年》) 《唐韵》:士

文档评论(0)

12435956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文档有任何问题,请私信留言,会第一时间解决。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3023136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