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范文 规章制度文件编写办法.doc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公文范文 规章制度文件编写办法

中央编号:RGAO60-431V1(1204/0000) 规章制度文件编写办法 规章制度文件编写办法 签 阅 表 人员姓名 签 署 日期 人员姓名 签 署 日期 规章制度文件编写办法 更新记录表 生效日期 有关章节编号 目录 1. 前言 2. 编写要求 3. 格式要求 4. 中央编号 5. 编订规章制度文件的注意事项 6. 处理流程 7. 规章制度文件的管理 8. 临时规章制度文件之处理 9. 附则 附件1: 工作流程图的绘制说明 附件2: 撰写/修订、审批及发送规章制度文件流程简述 附件3: 规章制度文件交办表 (致法律及合规部) 附件3A: 规章制度文件交办表 (致办公室) 附件4: 规章制度文件发送通知 前言 本办法目的 为统一全行规章制度文件内容的编写格式及登记手续,令各职能单位在编写本管业务的规章制度文件时有章可循,及对全行规章制度文件作一集中管理,特制订本办法。 定义 “规章制度文件”是机关、团体、企业以章、节、条、款等方式列举宗旨、组织、权责、治事方针和程序的文件的总称。它是在一定范围内具有法规性与约束力,要求有关人员共同遵守的文件。其中包括许多内容性质轻重不同的文书,总结下来适合我行使用的可分为“规定”、“办法”及“细则”三类: 规定 针对某些政策性问题或某项工作/活动所作出的要求。它的原则性强,作用在规范着「应为」及「不应为」的事项,当中并不涉及具体安排/措施。 办法 指对某项工作或某一方面的活动作出具体安排或提出具体措施的规章制度文件。「办法」内容既原则又具体,它根据方针、政策,对有关问题提出必须遵循的原则,同时又应当对实行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订定具体的界限,作为处理实际问题的依据。其编写模式可归纳为以下三点: 针对某项工作或是处理某方面问题而制定的; 实践性特别鲜明,对一项工作如何进行或某一问题如何处理,从各方面加以阐明; 着重对某项工作或某方面问题所涉及的政策界限和具体问题作出规定。 细则 根据已颁布的有关「规定」,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出详细规则或作出补充性和辅助性的说明。主要把有关「规定」具体化、细密化,但并非所有的「规定」都需要有「细则」补充,只有涉及某项较大的活动或较为复杂的工作任务才需要有「细则」加以补充说明。由于其附属性,故「细则」不能独立存在,应先有某项工作或活动的「规定」,才考虑是否有需要编写有关的「细则」。 规章制度文件的作用 让各有关人员办事有所依据,行为准则规范化,从而加强内部管理,保证工作有秩序、正常、和谐地进行。 编写要求 各单位在编写规章制度文件时,应根据“规定”、“办法”及“细则”之定义而命名,即该份规章制度文件的名称最后两字应为“规定”、“办法”或“细则”(例如本办法的名称),不得使用其它名称。 规定、办法 规定、办法的条文,本应是平列的;但为使条文开列得层次分明,结构严谨及易于参考翻阅,应建立纲目。形式上,必须包括如下部份: 细则 一般来说,细则包括以下各项应属足够,编写单位可视乎作业的性质,剔除或弹性处理个别项目之篇幅。项目的次序及其内容如下: 除特殊情况外,「细则」必须包括上表所列为“必须”的项目,“非必须”部份则视情况纳入「细则」内,所有列入「细则」的项目必须依循上表之次序编排。 格式要求 为令全行的规章制度文件趋向统一,除内容部份有所规限外(见第2章‘编写要求’),其编写之格式亦有一定之模式。规章制度文件各页的纸张大小应统一为“A4”(21x29.7cm),另必须包括下列第3.1至3.5节所述各部份,并应顺序编排。 封面 封面由以下两个部份组成 中央编号(详见第4章); 文件名称:该份规章制度文件的名称; 例子:假设办公室于1998年2月18日编订一份名为「规章制度文件编写办法」的规章制度文件,并获分配中央编号RGAO60-006V1(0298/0000),封面格式的样本如下: 签阅表 主要作用为供管理人员查阅,以确定各个需要执行该份规章制度文件的相关人员均已阅签该份文件。‘签阅表’可作多次使用,文件下发及每次修订均需签阅,若不敷应用,接收单位需自行影印备用。栏中‘人员姓名’可由主管人员填写必须阅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53****959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