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8章:砌筑分部工程.ppt

  1. 1、本文档共5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8章:砌筑分部工程

斜槎 留直槎处应加设拉结钢筋,拉结钢筋的数量为每120mm墙厚放置1Φ6拉结钢筋(120mm厚墙放置2Φ6拉结钢筋),间距沿墙高不应超过500mm;埋入长度从留槎处算起每边均不应小于500mm,对抗震设防烈度6度、7度的地区,不应小于1000mm;末端应有90o弯钩。 直槎 项目性质 检查项目 抽检数量 合格标准 主控项目 砖砌体的位置及垂直度允许偏差 轴线查全部承重墙柱; 外墙垂直度全高查阳角,不应少于4处,每层20m查一处; 内墙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10%,但不应少于3间,每间不应少于2处,柱不少于5根。 按后表 8.2.4 砖砌体砌筑质量要求——主控项目(续) 项次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1 轴线位置偏移 10 用经纬仪和尺检查或用其他测量仪器检查 2 垂直度 每层 5 用托线板检查 全高 ≤ 10 用经纬仪、吊线和尺检查,或用其他测量仪器检查。 > 20 砖砌体的位置及垂直度允许偏差 高度差要求:砌体相邻工作段的高度差,不得超过一个楼层的高度,也不宜大于4m。 自由高度要求:尚未施工楼板或屋面的砖墙或柱,当可能遇到大风时,其允许自由高度不得超过下表规定。 脚手架眼的留设位置要求。附后 8.2.5 砖砌体砌筑的安全施工 墙、柱 厚( mm) 砌体密度> 1600kg/m3 砌体密度1300~ 1600kg/m3 风载( KN/m2) 风载( KN/m2 ) 0.3(约7级风) 0.4(约8级风) 0.5(约9级风) 0.3(约7级风) 0.4(约8级风) 0.5(约9级风) 190 - - - 1.4 1.1 0.7 240 2.8 2.1 1.4 2.2 1.7 1.1 370 5.2 3.9 2.6 4.2 3.2 2.1 490 8.6 6.5 4.3 7.0 5.2 3.5 620 14.0 10.5 7.0 11.6 8.6 5.7 砌筑允许自由高度 不得在下列墙体或部位设置脚手眼: 120mm厚墙、料石清水墙和独立柱; 过梁上与过梁成60°角的三角形范围及过梁净跨度1/2的高度范围内; 宽度小于1m的窗间墙; 砌体门窗洞口两侧200mm(石砌体为300mm)和转角处450mm(石砌体为600mm)范围内; 梁或梁垫下及其左右500mm范围内; 脚手架眼的留设位置要求 8.3 填充墙砌体砌筑——加气混凝土砌块 填充墙砌体砌筑前块材应提前2d浇水湿润。加气混凝土砌块施工时的含水率宜控制在小于15%(对粉煤灰加气混凝土砌块宜小于20%)。 加气混凝土砌块砌筑时在砌筑面适量浇水是为了保证砌筑砂浆的强度及砌体的整体性。 8.3.1施工准备 8.3.2 砌筑要求 (1)底部处理。用轻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或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砌筑墙体时,一般房间墙底部应砌烧结普通砖或多孔砖,或普通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其高度不宜小于200mm;卫生间和浴室应采用C20现浇混凝土坎台,其高度不小于120mm。 一般房间轻质填充墙底部处理——200mm高普通砖 卫生间、浴室轻质填充墙底部处理——120mm高C20细实混凝土翻沿。 (2)顶部处理。填充墙砌至接近梁、板底时,应留一定空隙,待填充墙砌完并应至少间隔7d后,再将其补砌挤紧。补砌可采用普通砖或细实混凝土。 (3)拉结筋设置。在骨架承重体系的建筑中,柱子上面每500mm高左右留出拉结钢筋,以便在砌筑填充墙时将拉结钢筋砌入墙体的水平灰缝内。拉结筋不少于2?6,深入墙内距离一、二级框架沿全长设置;三、四级框架不小于1/5墙长,并不小于700mm。 填充墙拉结筋设置——植筋 将钢筋植入混凝土结构,相当于结构体加上了预埋钢构件。对植筋后的钢筋抗拔试验表明,对不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满足植筋深度要求以后,可以将钢筋拔断。植筋用粘结材料抗腐蚀、耐老化、粘结强度远大于混凝土强度,且固化速度快,能使植入钢筋尽早承受外力作用。已在扩大基础、加层改造、新老混凝土连接中植筋十万 多根。采用WSJ建筑植筋胶,可按下表进行设计。 植筋施工工艺 施工工序: 混凝土强度等级 C15 C20 C25 ≥C30 I级钢筋植筋深度 20d 18d 16d 14d II级钢筋植筋深度 22d 20d 18d 16d 植筋深度(WSJ建筑植筋胶) 植筋48小时后即可达到强度要求; 请有资质的检测单位对植筋情况进行现场抗拔抽检; 每层、每种规格植筋抽检数量不少于1%且不少于3根。 抗拔力≥钢筋设计抗拉强度×钢筋截面积为合格。 植筋拉拔试验 (4)加设腰梁和构造柱。砌体高度大于4.0m时,应在中部设置腰梁,砌体长度大于5.0m时,应在中部设置构造柱 参考资料 03G329-1建筑物抗震构造详图 06SG614-1砌体填充墙结构构造 GB50203-2002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文档评论(0)

xcs8885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006513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