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4章_近代学前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第四章 近代学前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节 近代学前教育产生的背景 第二节 第一个学前教育法规的颁布 第三节 蒙养院制度的实施 第四节 外国教会设立的学前教育机构 第五节 康有为的学前公育思想 第一节 近代学前教育产生的背景 (一)经济背景 社会化的学前教育,都是经济发展到工业生产以后的产物,都是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的结果。 我国自明未就孕育着资本主义萌芽,到清代,沿海手工业、商业也有发展,但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始终受到封建政治、经济的压制,得不到正常的发展。 19世纪六七十年代,洋务派、中国本土的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已经有了相当程度的发展。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渐开始瓦解,大工业生产产生并加强了中国工人阶级队伍。一些妇女为生活所迫,开始走出家门、走进工厂、走向社会。这便从经济上提出了建立学前教育机构的迫切需要。 (二)文化背景 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以后,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进一步加深,社会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受到了极大冲击,文化思想领域也掀起了一次又一次的改革浪潮。 许多进步人土强烈要求变革,他们提倡“经世致用”的新风,提出变通科举,学习西学,设立新式学堂,学习西方科学技术,这为学前教育机构的产生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 此外,中国文化教育从此烙上浓厚的殖民色彩,各种各样的外国人创办的教育机构也就应运而生了,这其中主要包括学前教育机构和幼教师资培训机构。 (三)政治背景 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破坏了中国长期以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中国开始由独立自主的封建社会逐步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 满清政府一方面向帝国主义屈膝求和,一方面为了欺骗人民不得不附合潮流宣布实行“新政”,进行改革,以便缓和矛盾。 “新政”的主要内容,就是在教育方面废八股、停科举、兴学校、厘定教育宗旨。 为此,1902年,颁布了张百熙草拟的《钦定学堂章程》,即壬寅学制,但并未实施。 1904年,颁布了张之洞、张百熙、荣庆合订的《奏定学堂章程》,确定了近代学制系统,其中包括蒙养院制度。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的近代学前教育才开始产生并逐步发展起来。 第二节 第一个学前教育法规的颁布 一、《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的颁布 《奏定学堂章程》自蒙养院至通儒院共有三段七级学堂。第一阶段为初等教育,包括蒙养院、初等小学堂、高等小学堂;第二阶段为中等教育;第三阶段为高等教育。 在《奏定学堂章程》中,为学前教育专门制定了《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以下简称《章程》)。 这是我国近代学前教育的第一个法规。它的颁布和实施标志着我国的学前教育已经开始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二、《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的内容 (一)《章程》的主要内容 第一、充分肯定了学前教育的重要作用和在国民教育体系中的基础地位。 “蒙养通乎圣功,实为国民教育之第一基址。” 规定设置蒙养院作为教育学前儿童的专门机构。 1、蒙养院的宗旨:以蒙养院辅助家庭教育 2、蒙养院的招收对象:招收“三岁以上至七岁之儿童”。 3、蒙养院的收托时间:每日园内的保教时间不超过4小时。 4、蒙养院的设置及院址:院址可设在“各省府厅州县以及极大市镇”的育婴堂和敬节堂内。 第二、依照幼儿的年龄特点,提出了体智德美等方面的保育教导要旨。 1、蒙养院的保教要旨(教育原则) (1)注意使幼儿的身心得到健康发育 (2)根据幼儿身心发展水平施教,不超越其接受能力 (3)注意幼儿情感和行为的培养 (4)运用榜样的力量进行教育 2、蒙养院的教育方法 (1)游戏 (2)歌谣 (3)谈话 (4)手技(手工) 此外, 《章程》对房舍、场地、设备及人员管理等也都作了具体规定。 (二)《章程》的主要矛盾 1、关于蒙养院的地位。 《章程》虽然颁布,蒙养院也开始设置,但教育幼儿的责任仍然主要依赖于家庭。蒙养院的宗旨也只是为了辅助家庭教育。因此,蒙养院的地位和作用就显得微不足道。 2、关于蒙养院的师资。 《章程》规定将蒙养院设置在育婴堂和敬节堂内,利用两堂的乳媪和节妇以及谋生的贫妇来充当蒙养院的师资。这种师资显然是不可能称职的 。 何谓乳媪?何谓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