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六、关于咏史怀古文.ppt
吊古战场文 教学目的及要求 教学目的: 1、认识战争的残酷性和危害性,国泰民安是国家社会乃至世界的最高境界。 2、了解骈文的写作特点。 教学要求: 通过反复朗诵体会本文的音乐美。 主要教学内容 1、作者简介: 2、本文的主题思想: 3、结构内容分析: 4、艺术特色分析: 一、作者简介 李华(715-766),字遐叔,赵州赞皇(今属河北)人。开元二十三年(735)进士,天宝二年(743)登博学宏辞科。历仕秘书省校书郎、监察御史、右补阙等。安史乱中为叛军所得,授伪凤阁舍人职。乱后贬杭州司户参军。广德二年(764),李岘领选江淮,辟华入幕府,擢检校吏部员外郎。明年,因风痹去官,后客隐山阳以终。 华为著名散文家,与萧颖士齐名,世称“萧李”。并与萧颖士、颜真卿等共倡古义,开韩、柳古文运动之先河。亦有诗名。其集已佚,后人辑有《李遐叔文集》。 二、本文的主题思想 作者借否定过去的战争以表现反对唐王朝穷兵黩武的政策,致使士卒牺牲累累,百姓流离失所。 作者主张,为政应重在宣文教,施仁义,行王道,睦邻友好,得“守在四夷”之效。 三、结构内容分析: 全文内容可分三部分。 第一、描写古战场的广漠荒瘠。 第二、吊古战场。 第三、作者的理想:人民生活的安宁是一切目的中的最高目的。 第二、吊古战场 吊古战场又可分三层: 其一,历史上的边患不宁是统治者政治上的需要。 其二,通过秋天的古战场和冬天的古战场结构战争的残酷。 其三,士兵的心声。 四、历代评论 1、人但惊其字句组练,不知其只是机写亭长口中“尝覆三军”一句,先写未覆时,次写欲覆未覆时,次写已覆之后。(清·金圣叹《天下才子必读书》) 2、通篇主意在守不在战,守则以仁义,乃孔孟之旨也。但用赋体为文,段段用韵,感慨悲凉之中,自绕风韵,故饵人人乐读诵,且可为穷兵者炯戒,可为战场死者吐气,读者无不叹息,真古今至文也。(清·李扶久《古文笔法百篇》) 五、艺术特色分析: 第一、文章的每一部分都是先描绘、议论,后抒情,尽兴地抒发作者强烈的爱憎感情。 第二、气脉流畅,层次分明,具有散文的音乐美。 五、艺术特色分析: 第三、以四言为主,讲求对仗、工整,但形式多样,从形式到内容都可以说是一篇优美的骈文。 第四、作者调动了诸如设问、反诘、比喻、夸张、对仗、排比、对比等多种艺术手法,增强了文章的生动性和感染力。 六、关于咏史怀古文 咏史怀古文,把审视的目光从现实推向历史,“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思想的时空骤然增大加深。历史是迄今为止人类全部实践活动的总和,包蕴着社会人生的全部成功和失败、欢乐和痛苦、经验和教训。一切咏史之作,都是对历史事件的再透视、再反省,都是有感而发,意在针砭时弊。其中的基本主题,就是探寻历史变迁、朝代更迭的缘由,暗示当时危机所在。从而有所警惕,或可不犯或少犯错误。历史的积淀并非挥之即去的云烟,即使社会政体发生了重大变革,那些与既得利益和人性弱点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遗毒也不会轻易退出历史舞台。从这个角度看,咏史怀古文便具有普遍而永久的警世意义。 七、关于骈体文 骈文发端于先秦,形成于魏晋,至南北朝大盛,此后一直延续不衰。作为一种美文学,骈文十分重视对偶、声律、用典和辞采,重视美感。它的出现,突破了早期散文过于古朴简单的格局而向形式美方向发展,并且日益精致,日益华美,从散文的艺术特质说,这无疑是一种进步。但是发展到后来,弊端也随之而生。如对偶惟求其工,四六句型限制了内容的充分表达;用典惟求其繁,不少篇章晖涩难懂;一意追求华丽辞藻,内容空虚浮泛。华美的形式往往成了表达思想、反映现实的障碍。 骈文是唐代前期普遍使用的文章样式,大量的章、奏、表、启、书、说多用骈体写成,从贞观初至开元末的一百一十馀年间,如今可看到的策文全是骈休,无一例外。不过,唐代骈文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自初唐“四杰”始,不少作品已于工整的对偶、华丽的辞藻之外,展示出流走活泼的生气和注生骨力的刚健风格,如王勃的《滕王阁序》、骆宾王的《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其落霞孤鹜之景,一披六尺之情,英思壮彩,珍词秀句,为人千古传诵;杨炯的《王勃集序》、卢照邻的《释疾文》等也都情文并茂,灿然可观。进入盛唐以后,骈休文风有了更大的改变。 七、关于骈体文 骈文去赘典浮辞,走向平易流畅的过程,反映出文风正在不知不觉的变化之中。文风的这种变化,反映了散文领域中要求改革的愿望。这种愿望,也表现在理论批评上。从初唐以来,不断有人对骈体文风提出批评,如杨炯指斥龙朔文风是“争构纤微,竞为雕刻”、“骨气都尽,刚健不闻”(《王勃集序》),陈子昂也明确指出应继承“汉魏风骨”,反对“采丽竞繁,而兴寄都绝”(《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的作品。天宝中期以后,元结、李华、萧颖士和继之而起的独孤及、梁肃、柳冕、权德舆等人,或友朋游从,或师生相继,形成了若干个文人群落。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电气火灾监控系统设计施工及验收规范.doc VIP
- 危险房屋鉴定报告(模板).doc VIP
- 浴池人员卫生知识培训课件.pptx VIP
- SIEMENS西门子 S7-1500作为Modbus TCP客户端访问多个设备的方法.pdf VIP
- JTGT 3832—2018公路工程预算定额.docx
- 甘肃省定西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册11月月考数学试题(含解析).docx VIP
- power-electronics西班牙SD6K-1通用变频器操作手册.pdf
- 桥梁下部结构施工方案_四川_柱式墩_钢筋砼承台.docx VIP
- 配电箱安装工程施工方案.doc VIP
- 职业生涯人物访谈报告(采访教师)汇编.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