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班服务经验谈融合教育.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随班服务经验谈融合教育

隨班服務經驗談融合教育 馮淑珍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身心障礙教育研究所研究生( ) 壹、 緣起 我是一位遊走普通教育和特殊教育的小學老師,在小學教書十五 年,期間當過級任老師五年,科任教師五年,啟智班老師二年,資源 班老師三年。從主修企業管理,轉到小學普通教育,再轉至小學特殊 教育。 在初任國小普通班教師時,第一次接觸特殊教育需求學生。他在 我班上功課不好,但算是乖。在科任課時,科任老師卻認為很頭痛, 經常被老師處罰(同學說的),老師教起來很無力又很困擾。雖是這 樣,科任老師也從來都不向級任老師抱怨或求援。 教書的第一年,我下了決定:如果要在這個職場繼續工作,那進 修特殊教育就是必備的條件。幸運地,在第一年結束前即考上國小特 殊教育師資班第一屆,利用夜間進修上課。修過這個專業課程之後, 最大的收穫就是覺得普通班內每個小朋友,不管功課如何都很不錯。 在我的接納態度調整更佳後,老覺得教不會學生是我的責任,不是學 生的問題了。因此,我也開始關心起校內這些特殊教育學生就讀普通 - 1 - 班的情形,老師們聚在一起時,經常把這些特殊教育需求學生掛在嘴 上,很關心也很無奈,靠著互相加油打氣挨過年段。 直到教書第三年,主任找我去開辦資源班,才真正有很好的機會 更瞭解這個 「融合教育」。走訪了幾個當時在特殊教育有特色的名校, 但是當時啟智班學生找不到普通班接納讓特殊教育學生回歸,而大部 分資源班則是把特殊教育學生抽離部分國語和數學課做補救教學。教 育局的規定很明確,家長的想法能免費補習當然很好,所以還不算真 正關心到所謂的「融合教育」。 能有特教機會應該很珍惜才對,但是卻因為學校行政上,採購經 費運用的過程不是公開透明,很多列在資源辦班開經費下的設備不能 周全,所以不成功變成仁而調校了。因此,開始覺得有錢的單位都很 齷齪,行政和教師之間並不是融合的一條鞭。 調到當年採訪特教口碑很好的學校,可惜只有音樂教師缺。凹了 三年,因為學校團隊多,音樂課遇到的這些班級都很不一樣,成績好 壞懸殊很大,在科任教師口中每年都有一些所謂的魔鬼班,還沒走進 教室老師已經先頭痛囉!這當中所謂的特殊教育學生並不會特別突 顯問題,比特殊教育需求學生更令老師困擾的每班幾乎都有。 終於啟智班教師有缺,教了兩年,啟智班學生無法透過學校行政 運作回歸,運用的都是老師自己私人的情誼,因從科任轉任,所以幾 - 2 - 位資深老師還願意接受我的請託。在進到啟智班教學之前,從來都沒 有學生回歸過,好令人覺得不可思議,原來上面的政策,下面的對策 距離是這麼大的,理想與實際差異,並不是一套評鑑就可以執行的。 兩個人共同經營的班級,觀念要很一致協調,好像也不是那麼容易, 所以多一位助理教師應該可以綜合一下 ,沒想到在特教的領域其實是 很封閉的,和普通班教師的互動幾乎等於零,內部若非運作良好,那 可以想而知,啟智班的特教老師成為一股無色無味的空氣,這麼孤僻 怎麼談「融合」? 回普通班三年後,因教育局的規定,要修過特殊教育學分的老師 才能在資源班服務,所以我回到資源班。感覺當局逐漸重視特殊教 育,家長越來越懂得特殊教育的權利,就讀普通班的意願增高許多, 啟智班的招生人數有下滑現象。周旋這麼久,這次我真的有機會一窺 「融合教育」的真面目! 貳、 融合教育 定義:「融合」是種信念,乃是基於一個前提:所有學生有權在 他們所居住的地區接受免費的公共教育,即使對於障礙兒童,學校首 先要想到的就是容納他們於普通班接受指導,其次,學校和孩子的父 母合作訂定個別教育計畫(IEP ),IEP可能包含其他相關的服務,以 便提供適當的機會使孩子能達成所預期的學習目標。基本上,融合教 - 3 - 育乃採取一元的教育系統,教育的對象是班級內所有具特殊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