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败局:被新技术“杀”死的大公司大败局
大败局:被新技术“杀”死的大公司导语:摩托罗拉“贵族没落”、索尼、松下和夏普“家电之死”、英特尔“一个时代终结”、诺基亚“英雄迟暮”……是什么让这些恐龙级别的大公司陨落?错误的投资、缺少战略、技术落伍……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在新技术浪潮下,孤芳自赏,拒绝创新。 [详细] 彼得·伯恩斯坦曾说:“企业兴盛或衰落、股市繁荣或崩溃、战争与经济萧条,一切都周而复始,但它们似乎总是在人们措手不及的时候来临。” 事实的确如此。 在新一代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浪潮下,许多堪称恐龙级别的大企业因无法及时调整自己,或是艰难转型求生,或是不可遏制地没落,或是最终走向灭亡亦。 由于错失了全球GSM大发展,摩托罗拉,这个曾造出全球第一部商用手机的“天生贵族”,如今已被他人掌控,前路未知; 随着电脑、智能手机的普及,“家电之死”成为日本国之大恸,索尼、松下和夏普等三大家电巨头业绩齐亏; 由于移动设备不断蚕食着桌面PC的市场,处于产业链顶端的芯片厂商英特尔陷入茫然,宣布三年内退出PC主板业务,转向移动端,此举被媒体形容为“一个时代的终结”; 与之相应,错过了智能手机最好发展时机的诺基亚似乎找到了出路:放手安卓,紧盯微软。但是却又因此陷入了一场“尴尬的赌博”:虽然和微软结盟,而微软却对自己若即若离,甚至扶持其他竞争对手。 一两年后再看诺基亚,不知是该赞叹联姻微软之远见,还是惋惜拒绝安卓之失策; …… 成功的公司各有各的成功,失败的公司却都一样。 如果把这些大公司的“没落”仅归结为外部因素的“宿命”,似乎有点草率。 有媒体在梳理近四年的失意大公司历史时得出结论,将导致公司失意分成三种原因:第一,意外事件和商业伦理上出现问题;第二,金融危机导致;第三,企业经营的自身问题。最后发现,真正能把问题完全归结到外部原因的并不多,而更多地是经营上的问题,它占了76个公司中的44个。 错误的投资、缺少战略、技术落伍……市场红利带来的一个后果是忽视产品研发的提升,而这种产品优先的思路没被确立更多是由于创新能力的缺失。 因此,创新确实可以让一个公司变得更强大--抵御已存在的风险,或者规避未来的风险,而且那些成功走出失意的公司,它们也一定是找到了创新的办法。窗体底端一、消亡篇:摩托罗拉“贵族没落”摩托手机没落:被谷歌收购后再被“边缘化”继去年8月份的裁员风暴后,近日,摩托罗拉又开始了“裁员第二季”。据悉,经第二轮裁员计划执行后,摩托罗拉移动中国区的员工将仅留200人左右。而从销售量上看,摩托罗拉手机业务似乎一直在给谷歌拖后腿。被谷歌收购后的摩托罗拉到底怎么了?... [ 详细] 没落轨迹:错失全球GSM发展机遇 在上世纪90年代之前,摩托罗拉一直扮演着通信领域拓荒者的角色,创立了无数的第一。1969年7月,人类从月球传回的第一句话就是通过摩托罗拉的无线设备实现的,阿波罗11号飞船安装了摩托罗拉的无线应答器。1983年,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批准摩托罗拉生产全球首部商用手机。1984年,这款被俗称为“大哥大”的手机进入了消费市场。在随后的模拟通信时代,摩托罗拉和爱立信在无线通信系统设备市场平分天下。而在手机终端市场,摩托罗拉则是绝对的老大。 然而,在上世纪90年代的模拟通信转向数字通信的大潮中,“傲慢”的摩托罗拉因为在模拟时代的巨大优势而导致其过于自信,错失了全球GSM大发展的机会。当年正值GSM与CDMA两种数字标准争夺市场的阶段,也是摩托罗拉在模拟时代的全盛时期,拥有全美手机市场60%的份额。依托摩托罗拉彼时的地位,它认为只要自己支持哪一方,哪一方就能最终胜出。 不过,随后GSM在全球的需求暴增让摩托罗拉措手不及。特别是在中国这一最大的新兴市场,中国政府最终选择上马GSM项目,对摩托罗拉也是一个巨大的打击。随后,摩托罗拉开始在GSM方面一路追赶。“但是此时的MOTO也遭遇了执行力的难题。”前摩托罗拉人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回忆说,“摩托在中国被诺基亚赶超的时候,……摩托作为老大只有4款,产品一拖再拖,最终地位不保。” 而随后,摩托罗拉又遭遇了产品定位错误的问题。2004年推出的RAZR V3产品一度被人们认为是摩托罗拉复兴的希望。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摩托罗拉在之后对该机型定价一降再降,最终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后果。业内人士分析称,摩托内部把后续的产品研发也都集中在V3的吃老本上,“等到V3系列也卖不动的时候,就没有任何办法了”。 到了2007年,多年累积的问题全面显露。比如平台过多、执行力不够,又比如内部官僚体系化。当时摩托罗拉内部拥有手机厂商中最多的产品线,既支持Symbian,又支持Windows Mobile,还有Linux+java等等,并且各自为政,难以协调。 遭遇分拆:昔日王者风范不再 “当一家企业成长为大恐龙之后,它总会因为无法及时的调整自己而走向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