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癌症 131232009 禚红健 幽门螺旋杆菌 单极、多鞭毛、末端钝圆 螺旋状或弧形 长2.5~4.0μm,宽0.5~1.0μm G- 微需氧菌 螺旋杆菌分型 Ⅰ型含有CagA和VacA基因并表达两种蛋白 Ⅱ型不含CagA基因,不表达两种蛋白 尚有一些为中间表达型,即表达其中一种毒力因子。现在多认为Ⅰ型与胃疾病关系较为密切 发病进程 慢性胃炎 萎缩 肠化 异型增生 胃癌 蒙古沙鼠实验 定植机制 HP螺旋形提供运动基础,鞭毛提供动力 尿素酶分解尿素产生氨云 使局部Ph呈中性 HSP蛋白协助尿素酶装配 和稳定 定植机制 HP 产生的过氧化物歧化酶( SO D ) 和触酶(过化氢酶), 能把中性粒细胞中的过氧化物转化为H 20 2 , 再通过触酶把H必: 分解为H 20 和0 2 , 从而保护其不受中性粒细胞的杀伤网 损伤与炎症 幽门螺杆菌结合导致的致病因素有尿素酶、粘附作用、空泡细胞毒素A和细胞毒素相关基因A、脂多糖等,这些因素诱发黏膜炎症,激发机体免疫反应。尿素酶催化尿素分解成氨,能降低黏液中蛋白的含量,直接破坏黏液的完整性,削弱屏障功能,氨还可干扰细胞能量代谢,造成细胞变性。 屋漏学说 正常情况下,胃壁有一系列完善的自我保护机制(胃酸、蛋白酶的分泌功能,不溶性与可溶性粘液层的保护作用,有规律的运动等),Hp几乎是能够突破这一天然屏障的唯一元凶 VacA和CagA分别通过引起胃上皮空泡样变和中性粒细胞炎症反应引起胃黏膜屏障破坏及酸腐蚀,从而导致胃炎胃溃疡 屋漏学说 分泌蛋白VacA作用于细胞、线粒体,引起细胞色素P450的释放,能与肥大细胞结合诱导炎症因子释放,加重组织损伤,还可在上皮细胞膜形成选择性阴离子通道,促进HCO3-外流,降低胃酸分泌 。最终引起空泡样病变 胃泌素联系学说 幽门螺旋杆菌分解尿素产氨 局部pH上升 pH对G细胞分泌胃泌素反馈被抑制 胃泌素释放增加 刺激胃酸胃蛋白酶分泌 胃黏膜损伤 致肿瘤 细胞因子与胃癌 细胞周期调控与胃癌 胃癌相关基因变异与胃癌 端粒酶与胃癌 细胞因子 HP通过引起胃粘膜的急慢性炎症,产生IL-8、IL-6、IL-1β、TNF-α 等细胞因子,参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粘膜相关淋巴样组织(MALT)淋巴瘤和胃癌的病变演进 细胞周期 HP感染 激活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途径 磷酸化修饰cyclingD1 调控细胞周期 原癌基因与抑癌基因 激活原癌基因ras, c-met, c-myc, c-erbB-2 刺激抑癌基因P53的突变失活 端粒酶 萎缩性胃炎随肠化生进展端粒酶活性表达增加,胃癌组织中端粒酶活性表达最高,在胃癌患者的非癌胃粘膜中端粒酶活性的表达与肠化生程度、HP 感染强度呈平行关系,且感染的HP多为,CagA-株;而慢性浅表性胃炎感染的HP( 多为CagA+株。因此, CagA+ 的HP感染可能是端粒酶重新激活的一个启动信号。 危险信号 口臭 幽门螺杆菌是引起口臭的最直接病菌之一,由于幽门螺杆菌可以在牙菌斑中生存,在口腔内发生感染后,会直接产生有臭味的碳化物,引起口臭。 胃肠疾病症状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患者多会出现餐后嗳气、恶心、腹胀、腹部不适的胃肠疾病症状,而且这些症状随时都会出现,但是有些患者没有明显的症状,只有到医院做相对的检查才能发现。 检测方法 检测方法 时需 敏感性 特异性 备注 尿素[c14]呼气实验 15min 95-98 95-98 国际公认临床检测Hp金标准! 临床首选非侵入性Hp检测方法 快速尿素酶实验 1h 75-98 70-98 早期Hp检测方法,准确性较差,存在交叉感染的风险,目前已基本退出临床。 快速血清抗体法 1h 85-95 72-85 检测结果不能确定患者是否现症感染,主要用于流行病学调查,临床意义不大。 细菌培养法 2-4d 72-92 100 检测结果不能确定患者是否现症感染,主要用于流行病学调查,临床意义不大。 传播方式 “粪—口”传播 “粪—口”传播的根据是胃粘膜上皮更新脱落快,寄居其上的幽门螺杆菌必然随之脱落,通过胃肠道从粪便排出,污染食物和水源传播感染。 “口—口”和“胃—口”传播 “口—口”和“胃—口”传播的根据是随胃上皮细胞脱落的幽门螺杆菌可存活在胃液中,通过胃—食道反流可进入口腔,滞留在牙菌斑中,通过唾液传播感染。 抗HP治疗 目前Hp在胃十二指肠疾病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有关Hp感染的治疗方法、有关药物的研究非常活跃,取得了许多进展。现临床研究得较多的有抗菌素类,如痢特灵、黄连素、灭滴灵、庆大霉素、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微生物与寄生虫精品教学(南京大学)病毒学总论.pdf
- 微生物与寄生虫精品教学(南京大学)病原生物复习 2015 Nov 28.pptx
- 微生物与寄生虫精品教学(南京大学)病毒引起的皮肤病.ppt
- 微生物与寄生虫精品教学(南京大学)肠道杆菌.ppt
- 微生物与寄生虫精品教学(南京大学)肠道杆菌1110.ppt
- 微生物与寄生虫精品教学(南京大学)肠道条件致病菌151017.ppt
- 微生物与寄生虫精品教学(南京大学)肠道寄生线虫.pptx
- 微生物与寄生虫精品教学(南京大学)肠道细菌总论 汤婷.ppt
- 微生物与寄生虫精品教学(南京大学)病原微生物总论.pptx
- 微生物与寄生虫精品教学(南京大学)肠道细菌总论.ppt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