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鼎立与西晋的统一教程.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北 魏 孝 文 帝 改 革 鲜卑族的变化 改用汉姓 改说汉话 改穿汉服 提倡和汉族人通婚 孝文帝改革有什么作用? 采用汉族的官制、律令,学习汉族的礼法 迁都洛阳 共同缔造了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 民族融合—北魏孝文帝改革 通过北魏孝文帝改革,鲜卑族人学习和吸收了中原汉族先进的文化,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加快了民族融合的过程。 在民族融合的过程中,汉族也吸收了许多少数民族文化。 课堂总结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三国鼎立 民族融合 北方人民南迁 少数民族内迁 加快民族融合 孝文帝改革 避乱灾害等因素 经济重心南移奠定基础 汉代陶俑 唐代仕女图 魏晋南北朝(公元220年—公元589年) 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最频繁的时期 三国两晋南北朝 西汉 东汉 公元前202年 刘邦 公元9年  灭亡 光武中兴 时间: 建立者: 都城: 公元25年 刘秀(光武帝) 洛阳 东汉 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形势 白骨露于野 千里无鸡鸣 东汉王朝历经了160多年的大统一后,豪强并起,形成了大大小小的十几个割据势力…… 袁绍 曹操 马腾 刘璋 张鲁 刘表 袁术 孙策 曹 操 孙 权 刘备(161——223年) 三顾茅庐 建立时间 建立者 都城 魏 220年 曹丕 洛阳 蜀 221年 刘备 成都 吴 222年 孙权 建业 三国鼎立 军阀割据 袁绍 曹操 官渡之战 统一北方(曹操) 孙刘联军 赤壁之战 三国鼎立 东汉疆域 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形势 三国鼎立形势 东 汉 从统一和分裂的角度看,三国鼎立是一种倒退; 但是与群雄割据相比,是一种历史的进步。一是三国相互牵制,战争减少,有利于各国发展生产,二是局部的统一为以后的大一统奠定了基础。 东晋南朝政局与江南地区的开发 西晋 十六国 东晋 北魏 东魏 西魏 北齐 北周 北朝 宋、齐、梁、陈 南朝 隋 东晋建立: 西晋皇族司马睿建立政权,定都建康(今南京),史称东晋。 东晋 前秦 淝水之战前后 淝水之战 时间: 交战双方: 结果: 影响: 有关成语: 383年 东晋以少胜多打败前秦 我国南北对峙的局面形成,为江南经济持续发展提供了相对安定的环境。 草木皆兵、风声鹤唳、投鞭断流 前秦——东晋 司马迁描述的江南经济落后,人烟稀少,商品交换不多。 《宋书》里描述的江南非常富饶,经济发达。 这是因为汉代的江南尚未开发,魏晋以来江南已逐渐得到开发。 江南地区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为什么能得到开发? 这是因为: 1、江南地区有发展经济的优越自然条件; 2、大量的北方人口迁移江南,为江南的开发提供了劳动力和技术。 3、江南地区战争少,相对比较安定。 江南开发后的经济得到发展: 农业:太湖流域、鄱阳湖流域和洞庭湖流域都是东晋南朝的粮仓。农作物以种植水稻为主,小麦也有种植。 手工业: 1、养蚕缫丝技术提升,丝织品产量增加,棉布的生产得到发展。 2、冶铸技术进一步改进,灌钢法的发明提高了钢的产量。 3、制瓷业迅速发展,青瓷倍受青睐。 江南地区的开发为我国经济产生了什么影响? 江南地区的开发为我国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奠定了基础。 魏蜀吴 西晋 统治腐败 八王之乱 五胡内迁 淝水之战 前秦 东晋 北朝 南朝 江南经济得到开发 小结: 北方的民族融合 民族融合 东汉三国以来,北方政权分立,战乱频繁,为了躲避战乱,北方人民(包括少数民族)纷纷向南迁移,江南地区悄悄的发生了变化…… 北方人民南迁 北方人民南迁,给江南地区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大量的劳动力。 江南地区有发展经济优越的自然条件,战祸少,社会秩序稳定。 据史籍记载,从东汉三国开始,我国西部和北部的少数民族如匈奴、 羯、氐、羌等,纷纷向中原地区迁徙。 《敕勒歌》 鲜卑、 鲜卑 民族融合篇 ⊙根据以上两则材料,说一说江南地区发生了哪些变化,想想其中原因是什么。 材料一:公元前1世纪,江南地域辽阔,人烟稀少;生产技术比较落后,百姓没有什么积蓄。 材料二:公元6世纪,江南是个繁荣昌盛的地方,农民越来越多;物产丰富,如果一个郡获大丰收,就可以解决好几个郡的粮食问题。 民族融合 北魏孝文帝 (467—499),鲜卑族人。我国古代少数民族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之一。 471年孝文帝登基以来,农民流离失所,无田可耕,鲜卑族落后的政治、经济、文化、习俗严重制约了经济的发展,于是他决定改革…… (孝文帝)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 ——《魏书》 根据图文内容,说出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

文档评论(0)

精品课件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