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战:以互联网思维激发教育创新.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实战:以互联网思维激发教育创新 论文类别:计算机?-?互联网研究 上传时间:2015/12/30?21:11:00 论文作者:未知 ?   (中讯)这是一个迫切需要创新同时也为创新提供了前所未有机遇的时代,是一个把人和动物区别得越来越远的时代。   人类和动物最大的区别、推动人类不断远离动物的最大动力是工具的使用。工具的发明和使用,是撬动人类进入越来越高级境界的神奇杠杆。从工具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变革来看,人类的工具发现和使用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石器阶段,第二个阶段是铁器阶段,第三个阶段是科学阶段,第四个就是我们今天所讨论的对象——互联网阶段。   石器沿用了1万年,铁器沿用了2000年,科学沿用了300年,而互联网才20年。可就是这20年,互联网搅得“周天寒彻”,或者说搅得全球火热。之所以把互联网和科学时代区分开来,是因为石器也好,铁器也好,科学也好,它们面对的对象都是实体世界,实实在在,看得见,摸得着。而互联网时代最大的特点是它面对的是虚拟世界,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世界。而这个虚拟的世界正影响着、控制着甚至决定着实体世界的走向和命运。它整个改变了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交流方式,给人类带来了史无前例的新变化、新景观。随着这种改观,对我们的思维方法也带来了极大的挑战。现在我们对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交流方式的变化已经强烈地感受到了,但我们还没有深刻地认识到互联网对思维方式的影响。   互联网思维的特征   互联网思维的特征是什么呢?现在还无法下定义,也许还不能揭示其本质,但有几点已经是可以肯定的。   第一,一切皆可联系。什么叫互联网时代?互联网时代就是以前难以想象的可能发生联系的事物,毫不相干的东西,都可能发生联系。人和人的联系,人和物的联系,人和信息的联系,物和物的联系,物和信息的联系,信息和信息的联系,有些我们已经认识到并且利用到了,有些还尚未开发。现在有无线网、云技术、穿戴技术和移动通讯,还有物联网、大数据分析——这是一个互联网背景下相关技术整体突破的时代,是一个万物皆可相联的时代。   清华大学一位年轻老师在哈佛与麻省理工联合开发的慕课(Mooc)EDX上,开设了一门电气工程的网络课程,完全出乎这位教师想象的是,一周内竟有来自50多个国家的3.7万人注册;我们坐在电车上或者走在走廊上,“摇一摇”手机,就会找到你身边认识的和不认识的“朋友”,互联网就是这样把相关的和毫不相关的人聚集到了一起。   第二,个体力量不可限量。以前我们经常说“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可是在互联网时代一个人的力量却是不可限量的。   比尔·盖茨1981年注册微软公司,据说是270美元起家的,可15年以后,也就是1996年,他在没有任何背景、没有祖上巨额遗产的情况下,却以129亿美元身价成为世界首富;中国的马云,1996年才接触互联网概念,2011年还折腾在能否生存下去的生死线上,2014年阿里巴巴的市值已经可以排在世界国民生产总值前50的国家之列。如果不是互联网时代,人的创造性的才华怎么可能发挥那么大的能量?这种能量超越时空,超越金钱,超越历史,神乎其神。   第三,互动。互动不是一个新鲜概念,但互联网线上的互动与日常互动不是一个含义。互联网的互动与日常互动的区别第一是具有不可预测性,是无数人与无数人的互动,人人都是发声者,人人都是收声者。一则信息,一张照片,一个视频,可能卷起一场风暴,可能推翻一个国家政权。一句“你们信不信,反正我信”,由于媒体消费性报道和大众的情绪化传播导致我国高铁发展受挫;一个视频的传播成为叙利亚漫长战争的导火线,至今还在燃烧。没有人能想到,也没有人能控制,至于是非曲直已经不重要了。   第二是海量。据说现在每年产生的信息是过去5000年信息量的总和,利用这种海量信息可以产生意想不到的互动效果。小米手机之所以在手机烽烟弥漫的战场上杀出一条血路,就是因为它十分成功地发挥了互联网的互动功能。他们向网络发布了征集“理想手机”的调查,结果瞬间收到了18亿条希望和建议,不仅完善了产品,而且聚集了粉丝。在互联网时代,每个人都是网络资源的享用者,同时又都是信息资源的提供者。   第四,身份的转换。互联网时代传统的身份观念将被彻底打破了,稳定的角色将不复存在。在互联网时代你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西方人创造了一个新词:prosumer,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两个词的组合。我们到底是消费者还是生产者呢?随时随地都在发生转换。既是信息制造者又是一个信息接收者,既是终端又是平台,既是演员又是观众,既是教师又是学生,……与之相伴随的必然是身份等级逐渐的淡化和消除。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话语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信息渠道,每个人都可以不受阻挠地表达自己的意见,权威、身份,这些在传统世界非常重要的东西,在互联网世界里起不了多少作用了。互联网突破了单位、城

文档评论(0)

1030155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