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战:互联网时代如何才能做好一个企业.pdf

实战:互联网时代如何才能做好一个企业.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实战:互联网时代如何才能做好一个企业 论文类别:计算机 - 互联网研究 上传时间:2015/9/30 22:33:00 论文作者:未知 (中讯)2015年,应该是创业者最忙碌的一年。几个人,一张桌子,诞生一家 公司。所谓 “创业容易守业难”,怎样在平均寿命2.5年的中国中小企业里 “生产”出一个3M?可能拥有一位能引领企业前进、具有商业领袖基因的魅力 型CEO是远远不够的。好比战争,胜利从来都不是胜利者最迫切思索的,他们 的野心是建立一个长存的社会价值体系。 善弈者谋势不善弈者谋子 惠普公司的创始人威廉 ·休利特说过,自己最自豪的是协助创设了一家在价 值观、管理方式和成就上,对世界各地企业产生深远影响的公司,留下一个可 以永续经营、作为恒久典范的组织。高瞻远瞩的公司并不以追求利润的最大化 作为长期目标,而把企业看成一种组织、一种机构,不断追求完善这种组织的 核心价值观。企业是有限的实体,企业文化却是无限的价值延续。 孙正义认为,企业应该远远超越创业者的寿命,即使有一天创始人已不在 世,公司还是会以生命体的形态生存下去。虽然,这些行业中的 “翘楚”在各 自的领域里熠熠生辉,有着不同的企业文化和行为准则,却将相似的目标作为 使命,即 “造钟,不是报时”。拥有伟大的构想,或创造魅力型领袖,好比 “报时”;而做一个企业,为其提供某种精神支柱,能在经历无数次的领袖变 迁、行业巨变、经济危机后,仍屹立不倒、欣欣向荣,则是 “造钟”。 2004年,格力上演了一场 “赌徒的游戏”。04年底,格力销售额为138亿, 政府想极力促成世界500强对格力的收购。董明珠在回忆这段时说: “作为我 个人来讲,收购格力电器对我更有好处。当时给出的条件是个人年收入拿到 8000万,而我在格力电器的年薪才几十万。后来我想,既使珠海有了一个世界 500强,但它不是中国的,更不是我们自己创造的。反之,通过这么多年的努 力,格力电器早已小有成就,也找到了规律,尽管我们有挑战,但我觉得还是 非常有信心。”在董明珠的强烈坚持下,政府最终放弃了以9亿价格卖掉格 力。10年间,格力从130亿做到1400亿。表面上,是董明珠成就了格力。事 实上,董明珠认为,格力有今天的成绩,企业的生存理念比数字更重要。企业 追求利润,但它们同样被核心理念所指引,这种理念包括核心价值和超越只知 赚钱的使命感。 1995年,格力开始着手制度建设,即无形中的文化氛围构建。董明珠说: “当时我们遇到了困境,整个营销队伍集体离开。因为格力给他们的待遇差, 千分之八的提成,但隔壁的一个空调厂给5%,所以很多工作人员逐利而行。那 个企业今天是不是存在?那个企业已经没有了。所以企业应该制定一个良好的 制度,让有志向的人在这个平台上有后续的发展机会。” 这就是做一家企业的魅力所在,高瞻远瞩的公司往往会先形成自身独特的基 因法则,不断吸引新的活力进入,修正这种既定的文化氛围,使其更完美的延 续,不因人员的变动而丧失。 惠普的创始人帕卡德在被问及 “公司的成长中,哪些是最重要的产品决策” 时说,企业的长远生存与产品战略、营销方法无关,问题在于,怎样营造出让 个人可以发挥创造力的环境。这是惠普独特的管理哲学,以人为中心,而不是 从产品出发,更不是用尽手段争夺市场占有率。 企业为市场所驱动?还是企业驱动市场 什么是企业的本源?互联网的飞速变革,创意型企业的迅猛崛起,各种利好 政策的发布……可能一不留神,机遇就会从手边溜走。企业生存于大环境,尤 其是互联网发展所带来的诱惑冲击,对于企业的考验更为深刻。是从短期利益 出发,借互联网的东风,不断增加市值,等待一个合适的时间段被行业巨头并 购,然后淹没在创意产品如潮的市场。还是决心做一家具有绵延生命力的企 业,甘于在赛跑的初期,被兔子超越。我想,市场上80%的创业公司还没有想 好。 被市场驱动,一定是件无可奈何的事吗?摒弃 “舍本逐末,舍体逐用,舍道 逐术”的惯性后发现,具有生存能力的企业,核心理念和追求进步的驱动力能 够带动所有不属于核心理念的东西变化和进步。而驱动力,源自企业自身的探 索、创造、发现、改变和完善的深层冲动。追求进步的驱动力不是枯燥的理性 认识,是深入内心、具有强迫性、几乎与生俱来的原动力,不容易被环境改 变。 如何拥有这种原动力?就要追溯到企业的 “本”是什么,不思根源,盲目追 逐细枝末节,把手段当成目的,一味地追求功利之 “用”,不知无用之大用; 不探索企业成长之道,一味地热衷于商业模式、经营之术;不长期坚持播种善 因,就想快速得到善果;不识别与解决

文档评论(0)

1030155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