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中院试行全国首例“微信庭审”.pdf

郑州中院试行全国首例“微信庭审”.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郑州中院试行全国首例 “微信庭审” 论文类别:计算机 - 互联网研究 上传时间:2015/12/23 11:25:00 论文作者:未知 ? ! 微信上也能开庭 你没听错 记忆中面对面对簿公堂的情景被颠覆,庭审询问现场只有法官,而当事人在 手机的另一端,坐在家里就可以借助微信案件办理工作群参加庭审询问了。 12月17 日,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首开先河,微信群里进行案件庭审询问。 按照传统方式需要一天功夫的诉讼过程只用了半小时便进行完了。被上诉人的 代理律师马光辉赞不绝口:“我干律师二十多年,这是第一次利用微信进行庭审 询问,省去了来回奔波之苦不说,也大大的提高了诉讼效率!” 法官在向记者展示微信询问纪录 何为“微信办案”? 12月17 日,在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里,一个行政案件诉讼正在 隔空进行。法官魏丽平打开主要是各诉讼参与人,包括主审法官、书记员等审 判人员、原被告双方代理人、第三人在内的法官办案微信群,开始打字。 “准备开庭,我是魏丽平法官,何信丽副庭长担任本案审判长。各方上线没 有?报个名字。” “原告郑明华(化名)上线。” “原告代理人马光辉上线。” “XX市政府上线。” “好,现在开庭。请XX市政府出示上诉状。” 这是一个简单的二审行政案件,四方当事人远在登封,法官在郑州,这在咱 老百姓的印象中,即便案件再简单,也要传唤各方当事人到法院进行询问,作 笔录,听取意见,这个过程既费时又费力还费钱,微信办案一应用,这些琐事 全省了。只要大家约好时间,当事人、律师、法官可以在任何地方参加庭审, 建个微信群,就像群聊一样,法官发问,当事人发表意见,唇枪舌剑、简单的 证据出示也都在群里进行。除了大家谁也见不着谁,跟面对面开庭一样。 啥样的案子可以用微信办理? 魏丽平介绍说,利用微信庭审是诉讼活动现代化的一种直接的表现形式,它 可以大大缩短办案的时间,灵活办案空间,对减轻法官办案压力,解决目前法 院系统普遍存在的案多人少的状况有着很大的意义。当然目前主要针对没有事 实争议的程序性案件,初步估算,二审案件可能有一半以上都可以利用微信审 理,而一审案件则相对少些,因为一审大部分要对实体进行审理。 魏丽平说,我们还处于摸索阶段,相信随着经验的积累和模式的成熟,对可 以公开开庭的案件,微信庭审完全可以做到像微博直播,视频直播一样邀请相 关人士进入微信办案群进行旁听,当然新闻媒体的朋友也可以被邀请进微信 群,这样以后报道案件审理的时候,媒体记者也可以不用专程来法院跑一趟 了。 询问、交换证据咋进行? 亲身参与微信庭审询问的律师马光辉说,首先主审法官在征求各方当事人同 意可以使用微信方式办案后,建立微信群,并将各诉讼参与人邀请进来。 随后各诉讼参与人要表明并由法官确认身份,如何确认身份,主审该案的法 官魏丽平介绍说,法院在进行微信庭审前已做好前期工作,比如对双方当事人 的身份、手机号、微信号等信息进行核实确认,并做好了沟通工作。 之后就按照正常的开庭程序进行。由于此次是二审程序,而在一审时对原被 告双方的基本情况以及相关证据都有记载,所以证据交换和询问都进行的很顺 利。同时,微信群里的秩序也很好,该谁发言主审法官会@谁,整个庭审过程用 时不到一个小时。 魏丽平介绍说,此次庭审的所有程序都和平常庭审是一样的,说白了微信就 是一种辅助工具,可以在必要的时候减少讼累,提高效率,便民利民。“当 然,这种方式并不是强制使用的,必须要当事人同意才行。” 随后,她向记者展示了本次庭审的微信截图,大家来实际感受一下吧! 未来互联网或扩展应用到立案、送达、审判、执行 互联网的发展日新月异,习近平12月16 日在乌镇视察 “互联网之光”博览 会时强调,要用好互联网带来的重大机遇,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郑州中院在创新方针的引领下,向互联网要生产力,并且已将目光放在了更 远的地方。该院已经出台了信息化建设的3年规划纲要(2015—2017),规划了 审务通、三大讼诉公开平台,手机app、远程视频开庭等互联网法院建设项 目。届时将实现内外网互联、手机屏、电脑屏双屏互动,从现在的 “互联网审 判”的单栖突破到 “互联网立案送达审判执行服务管理”多栖迸放。(来源:浙 江人地律师事务所) 声明: jisuanji/hulianwangyanjiu/201512/465627

文档评论(0)

1030155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