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智能眼镜未死快速发展不难 产业链仍需努力
论文类别:计算机 - 互联网研究
上传时间:2015/6/21 16:37:00
论文作者:未知
(中讯)导读:歌眼镜的缺席,使得智能眼镜产业再度被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
尖,甚至被媒介宣判死刑。昔日的科技宠儿,难道将就此淡出公众的视野?或
许并非如此。
不久前,谷歌I/O 2015网络开发者大会(以下简称I/O)在美国旧金山莫斯康
中心如约而至。遗憾的是,此前外媒盛传的新一代谷歌眼镜却未能在众人的期
待中亮相。
谷歌眼镜的缺席,使得智能眼镜产业再度被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甚至被
媒介宣判死刑。昔日的科技宠儿,难道将就此淡出公众的视野?或许并非如
此。
初代夭折行业未言放弃
谷歌眼镜的价值并不在于获取商业利润。它的问世,为尚处于萌芽期的智能
眼镜带来了一整套可供参考的行业标准及发展方向。
初代谷歌眼镜于2012年4月发布,并在2015年1月宣布停产。究竟是哪些
因素,让本该 “源自未来”的它不幸夭折?
奥图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奥图科技)联合创始人、国内智能眼镜研发先驱
陆红在接受 《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早前奥图科技曾在国内外做过数
百份的市场调研,在硬件层面上,谷歌眼镜的续航时间不足6小时,无法满足
用户的日常使用需求;在社会层面上,谷歌眼镜的相机功能助长了偷拍、偷录
等不法行为,触及了隐私与版权的底线。
但他认为,谷歌眼镜之所以悲剧收场,归根结底还是在于其1500美元的价格
难以令消费者接受。
对于谷歌眼镜的停售,Gartner(中国)研究部总监盛陵海持中立态度。他表
示,作为一家互联网公司,谷歌在硬件研发及生产方面的经验十分有限。因
此,谷歌眼镜在性能、参数及用户体验上所暴露的问题已不足为奇。
“但对于这样一款新兴的可穿戴设备而言,我们不该以成败论英雄。”盛陵
海认为,谷歌眼镜的价值并不在于获取商业利润。它的问世,为尚处于萌芽期
的智能眼镜带来了一整套可供参考的行业标准及发展方向。
赛迪智库电子信息产业研究所耿怡博士认为,作为一家出自互联网企业的硬
件产品,谷歌眼镜在尚未成熟之前率先投入市场,有助于谷歌吸纳反馈、解决
问题,提升产品性能。因此,当谷歌眼镜的市场表现及用户反馈不尽人如意
时,停售已在人们意料之中。
“但这也未必是件坏事,谷歌眼镜的停售标志着谷歌已经吸纳了足够的反
馈。根据谷歌最新的内部招聘信息,我们猜测下一代谷歌眼镜或将重新调整市
场定位,适时回归。”耿怡说。
谷歌眼镜的失败并未能动摇其他竞争对手进军智能眼镜产业的决心。今年3
月,索尼旗下首款智能眼镜SmartEyeglass已正式登陆欧洲市场。同时,在近
期落下帷幕的CES Asia 中,我们同样见到了许多国内厂商开始进军这一领域,
奥图科技就是其中之一。
但无法避免的是,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整个智能眼镜行业都遭遇了相似的
瓶颈。
瓶颈犹在产业链仍需努力
一方面,有意愿且有能力降低价格标准的企业过少;另一方面,智能眼镜正
面临着多种场景的使用限制。
陆红表示,对于市面上绝大多数的可穿戴设备而言,续航已成为阻碍行业发
展的一块绊脚石。目前,以硅负极电池为代表的新型电池技术或将成为解决续
航难题的最佳方案,但这一产业链目前仍不够成熟。若想大量产出并投入使
用,至少要等到两到三年之后。
同时,智能眼镜的显示系统同样存在局限。就现有的技术角度来看,棱镜成
像会导致用户在长时间使用后引发头晕,并分散注意力。目前,索尼的
SmartEyeglass所采用的全系光学技术虽然是一个不错的尝试,但其实际成像
效果及整体用户体验仍亟待提升。理想状态下,通过眼镜镜片直接成像的玻导
技术或将成为未来智能眼镜的主流显示系统。
此外,智能眼镜市场目前仍过于浮躁,绝大多数的产品被定位于消费层级,
却未曾真正将价格压低到消费者可以接受的范围内。
GfK移动通讯事业部高级分析师武晓锋认为,当下智能眼镜这一产业仍处于
早期起步阶段。无论是技术、产业链还是商业模式,都还不够成熟。
根据智能眼镜的技术及概念,可将其分为VR(虚拟现实)及AR(增强现实)两种
类别。其中,VR设备的推出旨在为游戏玩家营造出一个全方位的模拟场景,带
来完全沉浸式的游戏体验;而AR则是将电子信息(包括图像、视频、软件等)叠
加于现实世界中,让虚拟与现实结合互动,谷歌眼镜便属于这一种。
“就行业现状来看,相比于AR,VR 的市场前景要更加明朗、广阔。为游戏而
生的VR更符合消费电子领域的市场定位,也更符合平民百姓玩家的需求。”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