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轮复习案例.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二轮复习案例

* * 二轮复习的课与题 案例解析 江苏省扬州中学 蔡秀忠 e-mail: xycxz@126.com 教学理念:超越知识传授,关注科学观念形成,促进思维能力发展。 教学素材:化学反应原理应侧重于定量思想的贯穿;有机化学的核心思想为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化学实验重在探究性实验的设计;元素化合物复习则更多体现在以物质性质为载体的多角度全方位的融合…… 1.二轮复习的课堂教学案例 教学主线:创设情境,优化认知结构。知识在同化过程中扩容,问题在顺应过程中探究,能力在应用过程中升华 案例:融合生产实际的“氨”复习 素材整合 教法选择:问题解决驱动式教学 课堂实施 1.融合原理,探究氨的工业合成 (1)物质转化与合成氨反应 [展示背景素材]如果没有合成氨(加上合成尿素和第一、二、三代新农药技术),世界粮食产量至少减半,60亿人中至少15亿人将被饿死,因此,国外传媒把Haber-Bosch的合成氨技术评为20世纪最重要的发明。[了解并感受合成氨对人类生存的意义] 问题1: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获取氨的途径,其中用于工业生产的是什么?为什么?[理解实验室反应与工业生产的区别] 问题2:①以空气为原料,用两种方法获取氮气 ② 工业常用天然气、水为原料制备氢气,写出有关反应方程式。 (2)反应原理与合成氨条件 [提供信息]合成氨反应特点:298K时,N2(g)+3H2(g) 2NH3(g) △H = -92.2kJ·mol-1 △S = -198.2J·K-1·mol-1 提问:①合成氨在298K时,能否自发进行? ② 综合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的因素,工业合成氨选择的生产条件为:温度:700K,压强:20~50MPa,催化剂:活性铁。试说明理由。[从反应原理审视反应方向、反应条件] 追问:700K左右,中压(20~30MPa)条件下,采用氮气与氢气物质的量比为1:2.8的投料比时,合成氨厂出口气中氨的含量一般为13%~14%,求氢气的转化率。[了解实际生产中原料气转化率不高,需循环利用] (3)生产设备与技术措施 [展示探究素材]合成塔的内部结构及合成氨流程示意图 提问:分析合成塔的结构及工业合成氨流程,讨论:为提高合成氨工业的综合效益,实际生产中,采取了哪些技术措施?[读图分析,理解科学与技术的局限性与互补性] 2 融合结构,解读氨的性质与工业应用 过渡:请同学正确书写氨分子的化学式(标明化合价)、结构式、电子式,指出氮原子的杂化方式。[预设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应用讨论方向] (1) 物理性质与工业应用 [提供素材]氨的物理性质:氨是一种有刺激性嗅味的无色气体。常温下很容易被加压液化。氨有较大的蒸发热(在沸点时为23.6 kJ·mol-1)。氨极易溶于水,常压下293K时水可溶解氨的体积比为1:700。 提问:试例举氨的物理性质在生产中的应用并用结构理论加以解释。[由应用追溯性质,由结构解释性质] (2) 化学性质与工业应用 Ⅰ关于氧化还原反应 [提供信息]氨基钠可由钠与氨气(干燥、脱氧)在250~360℃反应来制备。工业上,氨基钠是制取靛青染料、肼和氰化钠等工业品的原料,也可用于干燥液氨或氨气,其液氨溶液是有机化学中常用的强碱,用于制备炔烃等。 问题:①写出氨基钠的制备及氨基钠的液氨溶液与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从氨中氢的+1价理解氨的氧化性及应用] 问题:②试用方程式表示氨中-3价氮显示的还原性,指出其应用。[从氨中氮的-3价理解氨的还原性及应用,注意结论的开放性] Ⅱ关于孤对电子与配位性的应用 问题:依据氨气的电子式分析,氨气能与酸反应、易形成配合物的原因; 拓展:依据基团间的相互影响比较: ① 苯胺、氨气、三甲基胺[(C2H5)3N]的碱性强弱 ② NH3与N2H4的稳定性 3 融合计算,定量分析氨在生产中的应用 问题:某化肥厂生产硝酸铵过程如下: 原料气为氨气和空气的混合物,假设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0.2。 (1)若不考虑副反应且各步反应均完全,为使生产过程中不再补充空气,则原料气中制备硝酸的氨气(不包括第③步被硝酸吸收的氨气)的体积分数最大值为 。 (2)若实际生产中,反应①、②、③的转化率(或利用率)分别为a、b、c,反应③NH3的利用率也为c,则生产硝酸的氨气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