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3.苏州园林导学案(修正版)doc
《苏州园林》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熟读课文,通过分析本文严谨的结构层次,掌握苏州园林的特点。
2.学习掌握作比较、举例子等说明方法并了解其运用作用
3、通过合作探究,揣摩语句,体会语言简洁生动的特点。
【学习重点】
分析本文严谨的结构层次体会说明文用词的准确性。
【知识链接】
1、关于苏州园林
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素来以山水秀丽,园林典雅而闻名天下,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的美称。据记载,苏州城内有大小园林将近200处。其中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和留园分别代表着宋、元、明)、清四个朝代的艺术风格,被称为苏州“四大名园”。“四大名园”与同列为《世界遗产名录》的网师园、环秀山庄、艺圃、耦园、退思园一道,构成苏州园林的杰出代表。 苏州园林,处处呈现诗情画意,充满人文思想,置身其中,足以陶冶性情,自得其乐。
2、关于叶圣陶
叶圣陶,1894年生,我国现代作家、著名语文教育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现代作家,教育家。代表作:《多收了三五斗》《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倪焕之》等。他原籍江苏苏州吴县,22岁之前,他一直生活在苏州,对苏州园林很熟悉,又有深厚的感情和深入的研究。
【导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
1、辨明字音:
轩榭(?? )( ) 池沼(? ? ) 邱壑(?? )????
重峦叠嶂(?? ? ) 相间(?? ? ) 嶙峋(???? )( )
镂(?? ? )空 蔷薇(??? ) 模(??? )样?
庸(?? )俗 斟酌( ) ( )
2、辨明词义,根据下面的意思,填上合适的成语。
①、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宜的办法。( )
②、独有的巧妙的构思。 ( )
③、出于自心的剪裁、创造。 ( )
④、重重叠叠的山峰、峭壁。 ( )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本文的体裁是 ,说明对象 ,贯穿全文的最多的一个词是 。
2、文章是从___ __角度,抓住___ __的特点条分缕析地介绍苏州园林的。
角度:A、建筑学B、园林历史 C、导游 D、欣赏者 特点:A、苏州园林总的特点B、有代表性的园林
3、文章主要介绍苏州园林的什么特点?
4、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具体说明这个明苏州园林的特征的?
第二段与3——6段是什么关系? 3——6段与5——7段是什么关系?? ??????本文作为一篇说明文,最大的写作特点是什么?请同学们在中找出除说明之外其他表达方式的句子,说说其表达效果。
这两段文字分别从________和________两个方面,说明了苏州园林_______________的特点。按要求分析下列语句中加粗的词语。
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你怎样理解这里的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
两个“这”指代的内容分别是什么?
①_第一个“这”指代“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
②_第二个“这”指代“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
3、 “俯仰生姿”是一个富有画意的词语,请再从选段中找两个这样的四字短语。
扬州个园
江苏扬州个园,是一座独具风格的名园。它是清嘉庆、道光年间两淮盐总黄至筠在明代寿芝园旧址上兴建起来的。当时园中遍植翠竹,盖取东坡诗句:“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以示主人不俗。又因竹叶形状像一个“个”字,故名“个”园。个园以四季假山的堆叠精巧而著名。
步入个园大门,便见湖石傍门,修竹繁茂,石笋参差,恰似“雨后春笋”破土而出,此即个园春景,稍前又有生肖之假山石,皆在似与不似之间,与整个“春山”和竹林相映成趣。
“春”去“夏”来,绕过“宜雨轩”,眼前豁然开朗。在浓阴环抱的荷花池畔,一座六七米高的太湖石假山出现在面前,这就是“夏山”。过石桥,进石洞,只觉得藕荷飘香,苍翠生凉。
转过“鹤亭”,是座“一”字形长楼,循楼而去,“秋从夏雨声中入”,长廊尽绷便是“秋山”。秋山全用黄山石堆叠而成,构思大胆,用石泼辣,相传为大画家石涛杰作。看此山,山势巍峨,峰峦起伏,又见古柏斜伸,红枫遍植,钟乳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与客户交谈的9大禁忌.doc
- 初三杠滑轮杆.docx
- 青岛万科服务建议书.doc
- 《建筑结构设计》东南大学邱洪兴 第四章 多层框架结构课件.ppt
- 门安装技术交底.doc
- 9A Unit 5 复习课件.ppt
- S7-200 第2章 可编程序控制器的组成和工作原理.ppt
- 第二章信道的数学模型与分类.ppt
-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 数学:3.5 它们是怎样变过来的(课件)1.ppt
- 辽宁省沈阳市2010-2011学年度高三第一次考试试题 数学(文科).doc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