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讲发展心理学相关理论张丽锦.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8讲发展心理学相关理论张丽锦

§不良适应反应 §2. 精神分析观 弗洛伊德的理论(心理学第一次思潮) 意识与潜意识 本我、自我和超我 心理发展阶段 固着(fixation):在特定的发展极端无法满足需要或者需要过度满足时,就出现了固着。 §2. 精神分析观——心理发展阶段 发展阶段 年龄 描述 口唇期 出生~1岁 性本能主要集中在口唇,因为婴儿从吸吮、咀嚼、咬等口唇活动中可以获得快感,喂食是特别重要的。 肛门期 1~3岁 自发排便是满足性本能的主要方法。大小排便训练可能引起父母与儿童间较大的冲突。父母营造的情绪氛围有持久影响。 性器期 3~6岁 愉快来自于性器官的刺激,儿童对异性父母有乱伦的愿望(恋母或恋父情节)。这种冲突引发的焦虑会导致儿童内化性别角色的特征以及与之竞争的同性父母的道德标准。 潜伏期 6岁~青春期 性器期的创伤引起性冲突的压抑,性冲动转移到学习和充满活力的游戏活动中。随着儿童在学校获得更多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对社会价值的内化,自我和超我继续发展。 生殖期 青春期~成年期 青春期的到来唤醒了性冲动,青少年必须学会以社会认可的方式表达这种冲动。如果发展是健康的,婚姻和抚养孩子就能够满足这种成熟的性本能。 §2. 精神分析观 埃里克森的理论 儿童是积极而好奇的探索者; 人格发展受文化的影响; 人格发展是由内在的成熟和外在的社会要求交互作用决定的。 人格发展包含8个阶段 (Erik H Erikson,1902—1994) 大致 年龄 心理社会危机 艾里克森的观点 对应的弗洛伊德的发展阶段 出生~1岁 基本信任 VS. 基本不信任 婴儿必须学会相信别人可以照顾好自己的基本需要。 口唇期 1~3岁 自主 VS. 羞耻和疑虑 儿童必须学会“自主”——自己吃饭、穿衣、讲卫生等。 肛门期 3~6岁 主动 VS. 内疚 儿童试图像成人一样做事,试图承担他们能力所不及的责任。 性器期 6~12岁 勤奋 VS. 自卑 儿童必须掌握重要的社会和学习技能。 潜伏期 12~20岁 同一性 VS.角色混乱 童年向成熟迈进的重要转折点。青少年反复思考“我是谁”。 早期生殖期 §2. 精神分析观——心理社会性发展阶段 大致年龄 心理社会危机 艾里克森的观点 对应的弗洛伊德的发展阶段 20~40岁 (成年早期) 亲密 VS. 孤独 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建立亲密关系,与他人结成爱侣或同伴关系(或共享同一性)。 生殖期 40~65岁 (成年中期) 繁衍 VS. 停滞 这一阶段成人面对的主要任务是繁衍。他们要承担工作和照顾家庭、抚养孩子的责任。“繁衍”的标准是由文化来界定的。 生殖期 老年期 自我整合 VS. 绝望 老年人回想过去的生活,认为是有意义的、成功的、幸福的,或者是失望的、没有履行承诺和实现目标。个体的生活经验,尤其是社会经历,决定着最终的生活危机和结果。 生殖期 §2. 精神分析观——心理社会性发展阶段 §2. 精神分析观——心理社会性发展阶段 §3. 学习观 行为主义 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理论 华生 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 巴甫洛夫·伊凡·彼德罗维奇(1849.9.26-1936.2.27) 增强行为反应频率 削弱行为反应频率 正强化(positive reinforcement) 如,奖励或表扬 无强化 如,忽视 负强化(negative reinforcement) 如,摆脱讨厌的任务或情境 取消性惩罚(punishment) 如,阻止接触喜欢的事或情境 呈现性惩罚 如,强迫接触不喜欢的事或情境 Burrhus Frederic Skinner (1904—1990) §3. 学习观 社会学习理论 阿尔伯特·班杜拉:新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社会学习理论的创始人,认知理论之父。 模仿学习 替代强化与自我强化 攻击性强的男孩的家庭原因: 家长的鼓励、容忍 父母的攻击性惩罚 良心发展不同:内疚和内部控制少 亲子关系:不亲密 意图解释不同:敌意解释多 Albert Bandura,1925— 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论 年龄 阶段 主要图式或表征经验的方法 主要发展 0~2岁 感知运动 婴儿运动感觉和动作探索来获取对环境的基本理解。出生时他们仅有对环境的先天条件反射;在本阶段末,他们有了复杂的感知动作协调能力。 婴儿获得对“自我”和“他人”的初步理解,建立了客体永存性,并开始把行为图式内化,生成意象和心理图式。 2~7岁 前运算 儿童利用符号系统表征和理解环境信息,他们按照客体和事物外在的表现来反应。思维是自我中心的,认为别人理解事物的方式与自己是一样的。 儿童通过活动增强想象力,逐渐认识到别人对事物的反映不是总与自己相同的。 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论 年龄 阶段 主要图式或表征经验的方法 主要发展 7~11岁 具体运算 儿童获得并运用认知运算 (这种心理活动是逻辑

文档评论(0)

gz2018gz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