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一讲 隋唐五代文学概况(下)
第一讲 隋唐五代文学概况
三、唐诗分期与四唐说的形成
四、唐代诗歌繁荣的原因
三、唐诗分期与四唐说的形成
四唐说的形成
一、唐代人对唐诗新变的认识
殷璠《河岳英灵集》与盛唐诗坛 :
武德初,微波(注:齐梁遗风)尚在。 贞观末,标格渐高。景云中,颇通远调。开元十五年后,声律风骨始备矣。
四唐说的形成
高仲武《中兴间气集》与大历诗坛:
起自至德元首,终于大历暮年,述者数千,选者二十六人,诗总一百三十二首。
四唐说的形成
诗到元和体变新——元和体与中唐诗歌
李肇《唐国史补》:
元和以后,为文笔则学奇诡于韩愈,学苦涩于樊宗师;歌行则学流荡于张籍;诗章则学矫激于孟郊,学浅切于白居易,学淫靡于元稹,俱名为元和体。
大抵天宝之风尚党,大历之风尚浮,贞元之风尚荡,元和之风尚怪也。
四唐说的形成
宋代以后诗评家和诗选编纂者对唐诗阶段的认识。
严羽在他的《沧浪诗话》中说:
唐初体:唐初犹袭陈隋之体。盛唐体:景云以后,开元天宝诸公之诗。大历体:大历十才子之诗。元和体:元白诸公。晚唐体。
后来宋元之交的方回在编辑《瀛奎律髓》时把大历和元和合并,名为中唐。
元代的杨士弘编选《唐音》,正式列出来初、盛、中、晚的名目来。
明代中期的高棅,继承了这一思路,编选了《唐诗品汇》,正式完成了四唐分期的学说。
四唐说的形成是一个历史的过程,滥觞于严羽,初成于杨士弘,定型于明代高棅。
四唐的具体划分
初唐:从唐高祖武德元(公元618)年——唐玄宗先天元(公元712)年。
高祖(9)、太宗(23)、高宗(35)、武后、中宗、睿宗,历时95年。
盛唐:从唐玄宗开元元(公元713)年——唐代宗永泰元(公元765)年
玄宗开元(43),肃宗(7),代宗早期(3)共53年。
四唐的具体划分
中唐:从唐代宗大历元年(公元766)年——唐穆宗长庆四(公元824)年
代宗(14),德宗(25),顺宗(1),宪宗(15),穆宗(4),共有59年
晚唐:从唐敬宗宝历(公元825)年——唐哀帝四(公元906)年
敬宗(1),文宗(14)、武宗(6)、宣宗(13)、懿宗(14)、僖宗(15)、昭宗(16)、哀帝(3),共82年。
四、唐代诗歌繁荣的原因
一、社会原因
第一、国家统一:
唐代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有一个崭新阶段,大一统的王朝恢复了传统的崇高的社会信念,激励出更加积极自信的社会理想。
第二、政治清平,经济发展。
安史之乱以前,唐王朝虽然发生了多次的宫廷变故和边塞冲突,但是总体上来说,还是政治清平,经济发展为主导方向,这就为唐代文学的发展和社会思潮的新变奠定了基础。
隋文帝:三省六部制
省刑罚、薄赋税、
唐太宗:民本思想——载舟覆舟观念
防微杜渐
吴兢《贞观政要》所载盛况
太宗自即位之始,霜旱为灾,米谷踊贵。突厥侵扰,州县骚然。帝志在忧人,锐精为政,崇尚节俭,大布恩徳。是时,自京师及河东、河南、陇右,饥馑尤甚,一匹绢才得一斗米,百姓虽东西逐食,未尝嗟怨,莫不自安。至贞观三年,关中丰熟,咸自归乡,竟无一人逃散,其得人心如此。加以从谏如流,雅好儒术,孜孜求士,务在择官,改革旧弊,兴复制度,每因一事,触类为善。
深恶官吏贪浊,有枉法受财者,必无赦免。在京流外,有犯赃者,皆遣执奏,随其所犯,置以重法,由是官吏多自清谨。制驭王公妃主之家,大姓豪猾之伍,皆畏威屏迹,无敢侵欺细人。商旅野次,无复盗贼,囹圄常空,马牛布野,外户不闭。又频致丰稔,米斗三四钱。行旅自京师至于岭表,自山东至于沧海,皆不赍粮,取给于路。入山东村落,行客经过者,必厚加供待,或发时有赠遗,此皆古昔未有也。
开元盛世
杜甫《忆昔》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
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
《开元传信记》中记载:
开元初,上励精理道,铲革讹弊,不六七年,天下大治,河清海晏,物殷俗阜。安西诸国,悉平为郡县。自开远门西行,亘地万余里,入河湟之赋税。左右藏库,财物山积,不可胜较。四方丰稔,百姓殷富,管户一千余万,米一斗三四文,丁壮之人,不识兵器。路不拾遗,行者不囊粮。其瑞叠应,重译麕至,人情欣欣然。
第三、打破门阀、施行科举。
废除了九品中正制,彻底打破了南北朝时期的门阀制度。完全开放了文人积极入仕的道路,扩大了文人进入社会上层、参与政治、军事、文化活动的规模。文人读书仕进的积极性得到极大的鼓舞,这就赋予唐代诗人更加自信、开朗、豪放的时代性格。
杨炯:“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岑参:
脱鞍暂入酒家垆,送君万里西击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