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 糖第一节
第二章 糖 类;内容提要
概 述
食品中重要的糖类;一、 概 述;二)、糖的分类
糖类按组成分分为单糖、低聚糖和多糖。
1、单糖 是不能水解为更小分子的糖,如葡萄糖、果糖。
;游离态葡萄糖常见于植物果实、蜂蜜、动物血液、淋巴及尿中。
结合态葡萄糖是许多低聚糖、多糖等的组成成分,在生化变化中起重要作用。;2、低聚糖 (寡糖)
由2~10个单糖分子脱水缩合而成,按照水解生成单糖分子的数目,又可分为二糖、三糖、四糖等。
常见的二糖有麦芽糖、蔗糖、乳糖。;3、多糖
多糖是水解后生成数十、数百乃至成千上万个单糖分子的糖类,在自然界分布很广。根据分子组成特点,可将多糖分为均一多糖、非均一多糖和复合糖 。 ;(1)均一多糖又叫同型多糖或同多糖,是由同一种单糖分子结合形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如淀粉、纤维素、几丁质等;;(2)非均一多糖又叫异型多糖或杂多糖,是由不同单糖或单糖和单糖衍生物结合形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如半纤维素、果胶、透明质酸、硫酸软骨素、硫酸皮肤素等。;(3)复合糖 (结合糖)
它是由糖和非糖物质结合成的复合物,如糖脂、糖蛋白等。复合糖是机体不可缺少的功能物质。 ;三)、 食品中糖类化合物的作用
1、为人类的食品提供适宜的质地、好的口感和愉快的甜味。;2、为人类提供主要的膳食热量——糖供给人类的热量占总摄入热量的70%~80%。;3、是细胞的结构物质。如核糖和脱氧核糖是核酸的成分;糖脂是组成神经组织与细胞膜的成分。;4、有利于肠道蠕动,促进消化。;在食品调制中,糖能增甜味和风味,又是易消化的热能来源,所以人特别喜爱甜食。但糖和甜食不宜吃得太多,吃得过多,非但无益,反而有害。;1、糖与营养不足。每天若是吃糖或甜食较多,那么吃其他富含营养的食物就要减少。于是蛋白质、
矿物质、维生素等反
而得不到及时补充,
以致营养不足。;2、糖与龋齿。常吃糖食,为口腔内细菌提供了生长繁殖的良好条件,容易被乳酸菌作用而产生酸,
使牙齿脱钙,易
发生龋齿。 ;3、糖与肥胖。吃糖过多,剩余的部分就会转化为脂肪,可带来肥胖的后果,且可导致肥胖病、糖尿病和高脂血症。;4、糖与骨折。过多的糖使体内维生素B1的含量减少。因为维生素B1是糖在体内转化为能量时必须的物质,维生素B1不足,大大降低了神经和肌肉的活动能力,因此,偶然摔倒易发生骨折。;5、糖与癌症。实验研究证实,癌症与缺钙有密切联系,而能造成缺钙的白糖,被认为是造成某些癌症的诱发因素之一。 ;6、糖与寿命。长期吃高糖食物的人,可造成营养不良,肝脏、肾脏都肿大,脂肪含量也增加,其平均寿命要缩短。;关于糖的合理食用量,由于生活习惯、饮食结构和劳动强度的不同,国内外营养学者在标准制定上有很大的差异。国外近几年比较一致的意见是:每日每公斤体重控制在0.5克左右。也就是说,体重60公斤的成人,每日30克左右。;木糖醇的功能 ; (2) 木糖醇改善肝功能
木糖醇能促进肝糖元合成,血糖不会上升,对肝病患者有改善肝功能和抗脂肪肝的作用,治疗乙型迁延性肝炎,乙型慢性肝炎及肝硬化有明显疗效,是肝炎并发症病人的理想辅助药物。 ;(3) 木糖醇的防龋齿功能
木糖醇的防龋齿特性在所有的甜味剂中效果最好,首先是木糖醇不能被口腔中产生龋齿的细菌发酵利用,抑制链球菌生长及酸的产生;其次它能促进唾液分泌,减缓pH值下降,减少了牙齿的酸蚀,防止龋齿和减少牙斑的产生,可以巩固牙齿。;(4) 木糖醇的减肥功能
木糖醇为人体提供能量,合成糖元,减少脂肪和肝组织中的蛋白质的消耗,使肝脏受到保护和修复,消除人体内有害酮体的产生,不会因食用而为发胖忧虑。 ;3、溶解性、吸湿性与结晶性
(1)溶解性:单糖易溶于水,但不溶于乙醚和丙酮等有机溶剂。低聚糖和多糖有些能溶于水,有些则不溶。如蔗糖、麦芽糖、葡萄糖都溶于水,乳糖难溶于水,淀粉不溶于水。 ;(2)吸湿性:凡是能溶于水的糖都具有吸湿性,如果糖、蔗糖都具有很高的吸湿性。此外,水溶性很小甚至不溶于水的糖有些也有吸湿性,如多糖中的淀粉。由于糖的吸湿性,可使糖从食品中溶解出来,故而含糖多的食品容易潮解。
;(3)结晶性,在温度降低时,潮解后的糖又结晶出来的现象。如柿饼上经常出现的“白粉”,就是糖吸湿后又重新析出的结果。; 4、渗透压 糖在糖腌果蔬食品中达50%左右时,使糖腌制品具有较高的渗透压,有效地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糖含量很高时甚至可造成微生物大量失水而死亡。;食品中重要的糖;(2)L-阿拉伯糖 广泛存在于植物界中,是植物分泌的胶粘质及半纤维素等多糖的组成成分 。
(3)D-木糖 存在情况与L-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七章 归纳推理 课件.ppt
- 第七章 真菌 课件.ppt
- 第七章 护理质量控制与管理 课件.ppt
- 第七章 营养学 课件.ppt
- 第七章 艾滋病 课件.ppt
- 第七章 行为治疗.ppt
- 第七章 食物中毒及其预防 课件.ppt
- 第七章 运动与内分泌 课件.ppt
- 第七章 第四节 常用腧穴新.ppt
- 第七章 :婴儿的问题.ppt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工业机器人技术(安装与维护)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应用化工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软件技术(前端开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信息安全技术应用(安全运维)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车辆鉴定与评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石油炼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环境监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信息安全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