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 错颌畸形的发病机制及病因 课件
第一节颅面部生长发育的基本知识 陈一 开滦总医院口腔科;提 要;一 概 述;一 、 概 述; 生长发育紧密相关,是同时并进的。随着身体的长大,各部分的组织结构、功能活动、大小比例和相应关系均发生不断变化。;为什么要学习生长发育??;;(三)快速生长期和青春生长高峰期
;(四) 颅面部的生长发育比例变化;;整个颅面部与全身的长度比例在不断的变化;;;(二)上颌骨的生长发育:
(1)长度的增长
1)4条骨缝,即额颌缝、颧颌缝、颧颞缝、翼腭缝的骨质沉积。
2)唇侧新骨增生,舌侧陈骨吸收。
3)上颌结节后壁区增生新骨。
4)骨后缘有新骨增生。;(2)宽度的增长;腭中缝的打开;(3)高度的增生;(三)下颌骨的生长发育;(1)下颌骨的三向生长;;(2)髁突的生长;(3)颏部与下颌角的生长发育; 颏部的突出度的人种差异----一般来看白种人颏部较突,黄种人次之,黑种人再次之.
;(4)下颌角随年龄递增的变化;;下颌角生长发育的 性别差异;三、牙列与合的生长发育;;(2)合的发育阶段;2 )乳牙期(6个月~6岁);;终末平面的变化
终末平面:乳牙从侧方观察,上下颌第二乳磨牙的远中面的关系。终末平面对恒磨牙建合有着重要的作用。
A.垂直型:正中合的关系
B.近中型:有形成安氏三类的错合倾向,仍可形成安氏一类关系
C.远中型:极易造成上下颌第一恒磨牙建时形成远中关系;3)替牙合期(6~12岁)
恒牙萌出时间及顺序
上颌:6 1 2 4 5 3 7
下颌:6 1 2 3 4 5 7
或为
上颌:6 1 2 4 3 5 7
下颌:6 1 2 4 3 5 7
替牙间隙的意义及作用
上颌:0.9-1mm 下颌:1.7-2mm ;替牙期的暂时性错合:
上颌中切牙萌出早期,出现间隙
上颌侧切牙初萌时,牙冠向远中倾斜
恒牙初萌时暂时性拥挤
上下颌第一磨牙建合为尖对尖关系
上下恒切牙萌出早期的暂时性深覆合 ;(4)恒牙合期(12岁~第二、第三磨牙萌出)
1)恒牙合的特征
前牙有正常的覆合、覆盖关系
尖牙、双尖牙呈尖窝交错关系
磨牙呈中性关系,即上颌第一恒磨牙的近中颊尖咬在下颌第一恒磨牙的近中颊沟内,上颌第一恒磨牙的近中舌尖咬在下颌第一恒磨牙的中央窝。
上下颌牙的接触关系,除上颌第三磨牙和下颌中切牙与一个对颌牙接触外,其余上下颌牙均与2个对颌牙相接触。;谢 ;第二节错合畸形的形成机制 ;;第三节错合畸形的病因 ;错合畸形的病因;;;行走姿势的改变;食物性状的改变;咀嚼器官退化不平衡;个体发育:双亲的错颌畸形遗传给子女,子女的颌面像父母,这是表现在颌面部常见的遗传现象。但有的子女并不完全像父母,这与变异和环境有关。;遗传因素的特点;二、环境因素;;;多生上颌侧切牙; 先天性缺失牙:先天性缺牙发生率的顺序为上下颌第三恒磨牙、下颌切牙、上颌第二前磨牙、下颌第二前磨牙及上颌侧切牙
; (2)牙大小形态异常:遗传决定,变异引起。牙齿过大或过小,侧切牙过小牙,磨牙两个舌尖,融合牙。
;(3)舌形态异常
巨舌症
小舌症;舌形态异常;(4)唇系带异常;;;全身疾病;;;功能因素;;吮吸功能异常 下颌远中错位或下颌前突畸形
;;; 3、吞咽功能异常
正常吞咽:上下牙弓紧密地咬合在正中合位,上下唇闭合,舌体与牙弓内侧牙齿舌面和硬腭接触,舌内侧唇颊肌外侧形成内外肌动力平衡,从而保持儿童合、颌、面的正常发育。
婴儿型吞咽:唇舌接触和下颌的协调。
异常吞咽:婴儿吞咽方式的持续保留
主要导致上颌前突、开合畸形;;4、呼吸功能异常
慢性鼻炎、鼻甲肥大,增殖腺肥大,扁桃体肥大
口呼吸(mouth breathing)。
下颌下垂、舌低位,颊肌压迫,内外肌不平衡, 牙弓狭窄、腭盖高拱,
舌及下颌后退 下颌后缩畸形
扁桃体大 下颌前突
;鼻阻塞性口呼吸;;① 吮指习惯
吮指习惯是正常的
超过6岁为异常
吮指习惯发病较高,Foster对2岁半儿童的调查研究中发现,33%的儿童有吮拇指或吮指习惯。 Buttner调查发现,55.4%的6岁儿童和16.6%的11岁儿童有吮指活动,有些儿童甚至持续到12~15岁。;吮指习惯;导致上前牙前突、开合
;;②.咬物习惯:;;唇习惯;唇习惯;唇习惯;唇习惯;唇习惯矫治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