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一3.1《牛顿第三定律》课件04.ppt

沪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一3.1《牛顿第三定律》课件04.ppt

  1.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ks5u精品课件 ●情景切入 “它不是物,但不能离开物而存在;它不孤独,总是成双成对地出现;它不让你看见,但你能觉察到它的作用效果;它不能象数那样相加,而是遵循另外的法则.”你知道这是什么吗?它就是我们即将要学习的—— 自然界的力现象无处不在,无奇不有(如图).那么,在生活中接触到的力有些什么特点呢?如何发挥力的作用,避免力的危害?本章将探讨这些问题. 请按下图所示姿势坐到椅子上,把上身挺直,不准向前倾,两小腿竖直,不准移到椅子底下,然后试试看能否站起,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一、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也是同时发生的 1.大量实验事实表明,自然界中一切力的现 象,总是表现为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只要 有力发生,就一定有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 甲物体施给乙物体一个力的同时,甲物体也 受到乙物体施给的一个力,施力物体同时也 是受力物体,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水浒传》第七回“鲁智深倒拔垂杨柳”中有这样一个情节:众泼皮嫌一株柳树上的老鸹叫,“鲁智深想了一想,走到树前,把布裰脱了,用右手向下,把身倒缴着,却把左手拔住上截,把腰只一伸,将那棵柳树连根拔起”,有人说:“鲁智深对柳树施加了力,柳树对鲁智深没有力的作用,因此才把柳树拔了出来.”这句话是否正确? 答案:这句话的说法是错误的.其原因是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不存在只有施力物体而没有受力物体的力,也不存在只有受力物体而没有施力物体的力.鲁智深对柳树施加了力,同时柳树也对鲁智深施加了力. 点评:对于新的问题,我们要善于从中找到复杂情况下所体现出来的物理模型,用探究性的方式去解决这些问题.其实本题只考查力的概念这一基本物理知识点. 2.表达式: F=-F′ 式中的“-”号表示方向相反。 3.一本书静放在水平桌面上,则( ) A.桌面对书的支持力的大小等于书的重力,它们 是一对相互平衡力。 B.书所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是一对作 用与反作用力。 C.书对桌面的压力就是书的重力,它们是同一性 质的力。 D.书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 衡力。 如图所示,桌面上有质量为600g的书,用图示法表示出桌面对书的支持力并作出这个力的示意图.(g取10N/kg) 解析:首先计算出书的重力,再结合初中学过的二力平衡条件,明确方向及标度即可作图. 书的重力为G=mg=6N,桌面对书的支持力也为6N,作用在书上. 取0.5cm长的线段表示2N,则沿力的作用点向上作出1.5cm长的有向线段即可作出力的图示,如图甲所示;这个支持力的示意图,如图乙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打乙一拳,乙感到痛,而甲未感觉到痛,说明甲对乙施加了力,而乙未对甲施加力 B.“风吹草动”,草受到了力,但没有施力物体,说明没有施力物体的力也是存在的 C.磁铁吸引铁钉时,磁铁不需要与铁钉接触,说明力可以脱离物体而存在 D.网球运动员用力击球,网球受力后飞出,网球受力的施力物体不再是球网 解析:甲对乙施力的同时,乙对甲也施力,只不过甲的“拳头”比乙“被打的部位”——如肚子、胸部,更能承受打击罢了,所以乙感到痛而甲未感到痛,A错;“风吹草动”的施力物体是空气,B错;力不可以离开物体,磁铁对铁钉的作用是通过磁铁产生的磁场发生的,磁场离不开磁铁,故C错;网球飞出后受重力和阻力,施力物体是地球和空气,故D正确. 答案:D 点评:只有深刻地理解力的概念,明确力的物质性和相互性,才能准确解释和分析物体间发生的力的作用. 牛顿第三定律的应用 思考:在太空中没有空气,火箭前进的动力是谁 提供的? 疑问:拔河时我们知道老师拉学生的 力大小等于学生拉老师的力,且 方向相反,既然大小相等, 方向 相反,这两个力就会相互抵消, 相互平衡,那拔河还有什么胜负 之分啊? 作用力反作用力与平衡力的区别 不 同 点 相同点 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一对平衡力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 两个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两个力的性质一定相同 一个力的产生、变化、消失不一定影响另一个力 两个力同时产生,同时 变化,同时消失 两个力作用在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上 两个力性质不一定相同 两个力共同作用效果是使物体平衡 两个力各有各的作用效果 【例一】一个大汉(甲)跟一个女孩(乙)站在水平地面 上手拉手比力气,结果大汉把女孩拉过来了,对这 个过程中作用于双方的力的关系,不正确的说法是 ( ) A.大汉拉女孩的力一定比女孩拉大汉的力大。 B.大

文档评论(0)

1030155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