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美丽气田已钻井汇报.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克拉美丽气田项目进展情况 汇报人:文涛 2010年1月 汇报内容 1.项目前期收集资料情况 2.分析克拉美丽气田漏失机理 3.优化完善防漏工艺 4.堵漏工艺技术优选 5.现阶段研究工作 一、克拉美丽气田已钻井资料 1、克拉美丽气田概述 克拉美丽气田含三个区块:滴西14、滴西17、滴西18,位于准噶尔盆地陆梁隆起东南部的滴南凸起西端。 三个井区内分别于2006年开钻 第一口预探井滴西14井、滴西17井和滴西18井,目的层位石炭系。 一、克拉美丽气田已钻井资料 DXHW182、DXHW183、DX1806、DX1812 DXHW141、DXHW142 2009年 滴西183、滴西184 、DX1804、DX1805、DX1813、DX1823、DX1824、DXHW181 滴403、滴404、DX1413、DX1414、DX1415、DX1416、DX1424 2008年 滴西18、滴西181、滴西182 滴西17、滴西171、滴西172、滴西173 滴401、滴402 2007年 滴西14 2006年 滴西18井区 滴西17井区 滴西14井区 井区 年份 克拉美丽气田三个井区共钻井31口,其中水平井5口:DXHW141、DXHW142、 DXHW181、DXHW182、DXHW183 一、克拉美丽气田已钻井资料 2、地质分层及岩性概况 主要为火山岩及火山碎屑岩 主要为灰色、褐色泥岩、砂质泥岩与灰色细砂岩,含砾细砂岩、砂砾岩、细砾岩等厚交互。 上部为大套灰色泥岩,中部为褐色泥岩夹粉砂岩,下部为灰色砂岩和砂砾岩。 主要为砂泥岩夹粉砂岩,局部发育煤层。 以大套砂砾岩为底界,之上为一套灰色、灰白色、灰褐色粉砂岩、细砂岩与泥岩组成不等厚互层。 岩性 石炭系C 二叠系P 三叠系T 侏罗系J 白垩系K 层位 砂砾岩胶结差,易渗漏 煤层孔隙度大,渗透率高,易漏 泥岩吸水膨胀,容易造成井壁剥落掉块 火山岩裂缝发育,极易发生漏失 一、克拉美丽气田已钻井资料 3、地层压力情况 滴西地区上部地层压力较低,白垩系地层压力系数基本在0.85-0.92之间,侏罗系三工河组压力系数小于1.0,八道湾组在1.10以下。石炭系地层压力变化较大,压力系数在1.0-1.40之间 。 滴西17 滴西14 滴西18 石炭系地层压力系数 1.0 1.4 一、克拉美丽气田已钻井资料 4、井身结构概况——直井 滴西181、DX1805 滴西18、滴西182、滴西183、滴西184 DX1813、DX1823、DX1824、DX1804 滴西18 滴西17、 滴西172 滴西171、 滴西173 滴西17 DX1416 滴402 滴西14、滴401、滴403、滴404、DX1413、DX1414、DX1415、DX1424 滴西14 石炭系 C 二叠系 P 三叠系 T 井区 技套下入层位 一、克拉美丽气田已钻井资料 井身结构概况——水平井 滴西14井区表层600m左右 滴西18井区表层500m左右 滴西14井区技套下深3600m左右,进石炭系10-20m。 滴西18井区技套下深3480-3652m左右,进石炭系。 除DXHW181井采用四开结构外,其他井均为三开井身结构。 一、克拉美丽气田已钻井资料 5、复杂情况统计 由于克拉美丽气田地质情况复杂,地层层系多,经历地质变动大,不整合接触,断裂系统发育,物源充足,沉积快速,欠压实,孔隙度高,裂缝发育,井漏问题比较突出,特点是漏失层位多,从白垩系到石炭系均有漏失;另外由于对地层特性不了解和施工措施不到位,在二叠系和石炭系发生过几次溢流、井塌和卡钻,主要集中在2009年所钻的几口水平井中, 其中井漏126次,溢流6次,井塌4次,卡钻11次 。 井漏占80% 一、克拉美丽气田已钻井资料 6、漏失层位统计对比 总漏失次数达126次,以白垩系和石炭系漏失次数居多 一、克拉美丽气田已钻井资料 7、勘探评价井、开发直井与开发水平井漏失次数及漏失量比较 下降11% 下降47% 二、克拉美丽气田漏失机理分析 1、漏失通道基本形态 (1)白垩系:岩性以砂砾岩、泥岩及粉砂岩为主,岩石胶结疏松,孔隙度大,漏失通道为孔隙。 (2)侏罗系:岩性以砂泥岩互层,八道湾组夹薄煤层。孔隙度大,渗透率高,漏失通道为孔隙。 (3)三叠系:以泥岩、砂岩和砂砾岩为主,岩石胶结程度疏松,承压能力较低,漏失通道为孔隙。 (4)二叠系:以泥岩与砂砾岩互层,孔隙度较大,上乌尔禾组发育裂缝, (5)石炭系:滴西14井区以凝灰岩、凝灰质角砾岩为主,滴西17井区以凝灰质砂砾岩、玄武岩为主,滴西18井区以酸性花岗斑岩、二长玢岩为主;漏失通道为裂缝 。 直劈缝 网状缝 气 孔 斜交缝 诱导缝 石炭系裂缝形状 二、克拉美丽

文档评论(0)

xingyuxiaxi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