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生理总复习课件精品
三、微循环 1 概念: 微动脉与微静脉之间的血液循环。 2 组成: 微A:总闸门。 后微A:微A分支 毛细血管前括约肌:分闸门。 真毛细血管:是物质交换的场所 微V:后闸门。 通血毛细血管: A-V吻合支 3 功能:实现血液和组织之间的物质交换 迂回(营养)通路 微A?后微A?毛细血管前括约肌?真毛细血管 直捷通路 通血毛细血管 ? 微V 动-静脉短路 A-V吻合支 直捷通路 特点 作用 经常开放 途径短,血流快 流经范围小 血液回流的主要通路 迂回通路 轮流交替开放 路径长,血流慢 流经范围大 物质交换场所 动-静脉短路 经常处于关闭状态 路径最短 血流最快 加速血液回流 调节体温 四、组织液的生成与回流 促进生成的力量:毛细血管血压,组织液胶体渗透压 促进回流的力量:血浆胶体渗透压,组织液静水压 ★有效滤过压=促进生成的力量-促进回流的力量 ★应用组织液循环的理论,分析水肿可能发生的原因 §6 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一、神经调节 (一)心血管的神经支配 1. 心 心交感N节后纤维释放NE,与心肌细胞膜上β1受体结合,使心率↑,心缩力↑,心肌传导速度↑,即心兴奋(+) 心迷走N节后纤维释放ACH,与心肌细胞膜上M受体结合,使心率↓,心缩力↓,心肌传导速度↓,即心抑制(-) 2. 血管 缩血管N——交感类(多); 舒血管N——副交感,交感 (二)心血管中枢 基本中枢:延髓 (三)反射 ★1. 颈动脉窦-主动脉弓压力感受性反射(减压反射) (1)过程: Bp↑→颈动脉窦-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 窦神经,舌咽神经 心交感中枢(-) →心(-) → → 心迷走中枢(+) 主动脉弓神经 缩血管中枢(-) →血管舒张 →心输出量↓ → Bp↓(负反馈) →外周阻力↓ (2)意义:监测血压变化,维持血压稳定。 2. 颈动脉体-主动脉体化学感受性反射(主要调节呼吸) 二、体液调节 ★ (一)肾上腺素(Adr)和去甲肾上腺素(NE/NA) 肾上腺素(Adr) 去甲肾上腺素(NE/NA) 受体 心肌细胞:β1受体 血管:α和β2受体 血管:α 心肌细胞:β1受体 效应 强心(强) 皮肤、胃肠、肾血管收缩 骨骼肌、肝、冠脉血管舒张 广泛收缩血管 强心(弱) 临床应用 强心剂 升压剂 第五章 呼吸 ★呼吸的过程(肺通气、肺换气、气体在血中运输、组织换气) 外呼吸 内呼吸 §1 肺通气 一、动力 直接动力——肺内压与大气压之差;根本动力——呼吸运动 (一)呼吸运动 1. 概念:呼吸肌的收缩与舒张引起胸廓的扩张和紧缩。 ★2. 肺内压变化:吸气时,肺内压大气压,呼气时,肺内压大气压 (二)胸膜腔内压(胸内负压) 1. 概念:两层胸膜之间狭小密闭的腔隙,大气压总是比大气压小。 ★2. 意义:抵抗肺的回缩,维持肺的扩张;有利于静脉淋巴的回流. 二、阻力 (一)弹性阻力 1. 肺的弹性阻力 (1)肺泡表面张力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作用:①减小表面张力,减小吸气阻力;②维持肺泡容积稳定;③防止液体进入肺泡腔 (2)肺弹性纤维的回缩力 2. 胸廓的弹性阻力 3. 顺应性=1/弹性阻力 (二)非弹性阻力 惯性阻力、气道阻力(与气道半径的四次方成反比)、粘滞阻力 ★三、肺通气功能评价 潮气量 补吸气量 补呼气量 肺活量 时间肺活量 残气量 功能残气量 肺容量 每分通气量 肺泡通气量 肺活量=潮气量+补吸气量+ 补呼气量 =深吸气量+ 补呼气量=深呼气量+ 补吸气量 功能残气量=残气量+补呼气量,肺容量=肺活量+残气量 每分通气量=潮气量×呼吸频率 肺泡通气量=(潮气量—无效腔) ×呼吸频率 §2 气体交换 ★一、交换的动力——气体分压差 PO2:肺泡气 A血 V血 组织 PCO2:组织 V血 A血 肺泡气 交换原理——气体顺分压差扩散 ★二、过程 (一)肺换气 过程…… 结果: V血 → A血 (二)组织换气 过程…… 结果: A血 → V血 三、影响因素 (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