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八年级语文教学设计[人教版]:第26课《三峡》教案6
八上??《三峡》教学设计(杨红梅 陈玉芳)?? ???? ?? --------------------------------------------------------------------------------?? ?? 【教学目标】 ?? 1.朗读课文,落实字词,理解文意,熟读成诵。?? ?? 2.品析课文,引导学生领略三峡景色之美。?? ?? 3.欣赏课文,引导学生揣摩作者笔法之妙。?? ?? 【教学板块】?? ?? 朗读—品析—欣赏—背诵?? ?? 【教学过程】?? ?? 序曲?? ??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是《三峡》(展示课题)。先看三峡简介(多媒体播放三峡风光辑录片,配以简洁的文字说明)。 是啊,美丽的三峡吸引了多少人为之摧眉折腰啊!北魏著名地理学家、散文家郦道元就曾来过此地,用自己的亲见亲历撩开了三峡的神秘面纱,让世人真正认识了这一鬼斧神工的自然奇观。这节课让我们随着他的描绘一起来领略三峡的无限风光吧。?? ?? 本篇课文的学习分为四大板块进行(文字投影)?? ?? 教学板块之一:朗读课文,理解文意。?? ?? 1.先请同学们自由诵读课文,结合书下注音把语音读准。?? ?? 2.再请同学们大声读课文,结合书下注释把语句读顺。?? ?? (第1、2步中穿插字词落实)?? ?? 3.听老师带着惊叹、赞美之情吟诵课文。学生学读。?? ?? 4.读完课文,同学们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自由讨论交流一下。?? ?? 教学板块之二:品析课文,领略美景。?? ?? 1.请同学们边读课文边透过文字领略三峡的美,准备用“三峡的……美”说一句简单的话。 老师起个头:三峡的山美。?? ?? 同学们可接着说:水美、激流美、瀑布美、树美、声美、高猿美、民谣美、秋天美……?? ?? 2.听这些同学一说,我们脑海里有了一些模糊的影像了,但太模糊了,能不能在后面加一句描写的话呢?譬如:三峡的山美。你看,七百里三峡,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几乎没有中断的地方,重重的悬崖,层层的峭壁,遮蔽天空,挡住阳光。同学们准备一下,先在小组里说,后在班上说。(学生自由品析三峡之美)?? ?? 3.老师把话题引向课外:三峡的美哪是文字能穷尽的呢?它还存在于我们的想像中,你能再说一句想像的话吗??? ?? 老师给大家作个示范:三峡的云美,你看,那漂浮在十二峰上的白雾,似烟非烟,似云非云,多么婀娜多情,多么幽深秀丽。?? ?? 4.老师找了一组图片,我们一起来欣赏欣赏。(音乐声起,一幅幅三峡美景尽展眼前)?? ?? 教学板块之三:欣赏课文,揣摩妙点。?? ?? 1.如此雄伟壮丽的奇景,散文家郦道元却仅用一百五十余字来描绘,且尽传其神,其笔法令人不能不称奇。现在我们用欣赏的眼光来审视评说课文的美(文字投影):我们欣赏文章,可从语言、结构、描写的角度(动静、粗细、远近等多方面)着手。?? ?? 老师举个例子:课文的描写手法美,正面落笔的“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形象而概括地描绘出三峡的地貌特点是山高岭连,峡窄水长;而“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一句则从侧面烘托了三峡峰峦绵延,隐天蔽日的山势。?? ?? 2.请同学们欣赏课文,说出课文的几个妙点来。(学生合作学习,自由评说)?? ?? 3.教师小结:郦道元真不愧为北魏著名的地理学家和散文家,他用地理学家丰富的游历和散文家丰厚的文学功底,把《水经》里的一条注释作得如此优美,真是慧眼独具、匠心独运。一百五十余字的短文,却能囊括千里,包容四季,收纳山水草木,罗入古猿怪柏,其笔法确实精妙至极。难怪余秋雨先生说郦道元《水经注》中的《三峡》,使后人再难调动描述的辞章了。?? ?? 教学板块之四:背诵课文,积累语言。?? ?? 这样的美文,我们理应先睹为快,先背为幸呀。同学们,让我们轰轰烈烈地读起来,背起来。?? ?? 我们先请4位同学试背一下,每人背一小段,其他同学可以小声地和背、齐背、吟诵。同时,在笔记本上作点词句赏析积累。?? ?? 尾声?? ?? 郦道元笔下的山水画卷已成为三峡历史的美好回忆,今朝的三峡正放射着世人瞩目的光辉,宏伟的葛洲坝工程,红火的三峡工地,正在成就着一个又一个世界奇观。三峡过去是我们的骄傲,今天它仍是中国人的自豪!我相信,不管这块神奇的土地怎么变,三峡在我们心中的位置永远不会变,三峡是我们心中永远的三峡!三峡承载着我们永远的爱!?? ?? ??
1
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人教版《第七单元 课题3 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教学设计[方案四].doc
- 人教版《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复习学案[一].doc
- 人教版《第七单元 课题1 燃烧和灭火》教学设计[方案三].doc
- 人教版《第三单元 课题1 水的组成》教学设计[方案二].doc
- 人教版《第七单元课题2燃料和热量》学案[一].doc
- 人教版《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1 空气 》教学设计[方案一]第二课时.doc
- 人教版《2.2光的反射》详细教案[1.5课时].doc
- 人教版《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2 氧气 》教学设计[方案一]第二课时.doc
- 人教版《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2 氧气》教学设计[方案二].doc
- 人教版《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3 制取氧气 》教学设计[方案一]第二课时.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