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温管理医学培训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体温升高的原因 输血、输液反应 血型不合溶血反应 输入致热源(细菌,内毒素) 免疫反应 体温升高的危害 基础代谢增高,氧耗量增加 呼吸、心率加快,增加心肺负担 脱水 代谢性酸中毒,呼吸性碱中毒 烦躁、谵妄、昏迷,小儿高热惊厥 恶性高热死亡率高 围术期体温升高的预防 术前评估:有无合并感染,甲亢病情是否控制,有无恶性高热家族史等。 保持合适的室温和湿度,术中保温措施勿失当 避免麻醉过浅、二氧化碳蓄积的医源性因素 持续体温监测 由某些麻醉药诱发的全身肌肉强直性收缩并体温急剧上升及进行性循环衰竭的代谢亢进危象。 * 麻醉期间体温管理 人体生命体征: 体温 脉搏 呼吸 血压 ASA基本监护标准 任何麻醉方式下,都要对患者的氧合、通气、循环和体温情况进行连续评价 行为性体温调节 自主性体温调节 温度感受器 Aδ纤维 冷信号 C纤维 热信号 体温调节中枢: 下丘脑 调整皮肤血流量、发汗、寒战等 机体产热 战栗产热 (新生儿不能战栗) 代谢产热 褐色脂肪组织 70% 肝 骨骼肌 机体散热 辐射 传导 对流 蒸发 影响体温的内分泌激素 甲状腺素 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 孕激素 影响体温的其他因素 年龄,性别 生理周期:日周期,月周期 体温下降的原因 病人因素 新生儿:体表面积/体重比较大 皮下组织较少 无战栗产热 早产儿缺乏棕色脂肪 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 体温下降的原因 病人因素 老年人:肌肉变薄 体表面积/体重比增大 血管反应能力低 烧伤病人:皮肤完整性受损 肾上腺功能不全、黏液性水肿病人 危重病人 体温下降的原因 环境因素 皮肤暴露 —— 辐射散热 空调、层流 —— 对流散热 接触湿冷物 —— 传导散热 体腔暴露、呼吸机使用 —— 蒸发散热 体温下降的原因 麻醉因素 全身麻醉:行为性体温调节不能 体温调节中枢受抑制 全麻药扩张血管,增加散热 肌松药松弛骨骼肌,减少产热 血管运动、寒战受抑制 体温调节阈间范围增大 体温下降的原因 麻醉因素 椎管内麻醉: 阻滞区域—— 降低血管收缩和寒战阈值 —— 阻滞冷信号向中枢传导 —— 皮肤血管扩张散热 患者不感觉冷! 非阻滞区域—— 寒战 体温下降的原因 手术因素 皮肤消毒 体腔暴露:开胸、开腹手术,深部热量散失 冷液体灌洗:TURP 宫腔镜 肝移植 体温下降的原因 输血、输液 输注1L室温晶体或1单位 库血可使体温下降0.25℃ 低体温的危害 定义:中心温度36℃ 寒战 耗氧量增加,心肌缺血,增加眼内压和颅内压,伤口疼痛。 麻醉药代谢减低 降低脑血流 心率失常—— 28 ℃时容易发生室颤 苏醒延迟 低体温的危害 凝血功能紊乱 组织灌注减少,代谢性酸中毒 伤口感染,伤口愈合延迟 胃肠道出血 新生儿硬肿症 围术期保温 术前评估 患者年龄及病情 手术种类 手术时间 皮肤完整性 预防重于处理! 围术期保温 持续体温监测 直肠温 36.9~37.9℃ 体表温 36 ~37.3 ℃ 鼻咽温 食道温 鼓膜温(脑温) 围术期保温 低体温的预防 维持环境温度大于21℃ 覆盖保温毯 液体加温 大量输液和冲洗 使用紧闭或半紧闭麻醉循环回路,减少蒸发 人工鼻、雾化器 围术期保温 体表加热 红外线辐射器 电热毯 围术期保温 体表加热 空气加热器 (最高效) 围术期保温 围术期保温 输入液体及灌洗液体加温 围术期保温 药物治疗 椎管内麻醉后或全麻苏醒后寒战 曲马多 哌替啶 可乐定 右美托咪啶 由某些麻醉药诱发

文档评论(0)

xingyuxiaxi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