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道德经对企业相关管理的启示.ppt

  1.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道德经对企业相关管理的启示.ppt

南京造价协会:中国哲学与造价企业管理讲座 《道德经》对企业管理的启示 ;我们生活中遇到的所有问题,归根到底都是哲学问题:;中国哲学的经典:《道德经》;《道德经》与企业管理:;“道”是什么?;一、老子其人和《老子》其书 ;关于《老子》一书的成书年代,学术界大体上有三种意见: (1)《老子》是老聃(李耳)遗说的发挥。老聃确在孔子之先。 (2)老子是战国时代的人,《老子》也是战国时代的书。 (3)《老子》成书于秦汉之际。 《老子》,又称《道德经》,亦称《五千言》历史上有许多注本,比较权威的有:西汉河上公注本、魏王弼注本、隋唐之际傅奕(555--639)注本。其中王弼注本最为流行。通行本分为两篇凡81章,上篇《道篇》37章,下篇《德篇》44章。 《道德经》,自古至今海之内外已有几千种注本。 ;《老子》,又称《道德经》,历史上有许多注本,比较权威的有:西汉河上公注本、魏王弼注本、隋唐之际傅奕(555--639)注本。 其中王弼注本最为流行,被称为“能行本”。 通行本分为两篇凡81章,上篇《道篇》37章,下篇《德篇》44章。 《道德经》又称《五千言》,仅仅五千余言,自古至今海之内外已有几千种注本。 【1993年冬于湖北荆门市郭店楚墓出土一批竹简,其中道家简包括《老子》甲、乙、丙三组及《太一生水》篇。这些资料为研究老子思想又提供了新的依据。楚简《老子》的篇幅不及通行本《老子》全文的五分之二。据学者初步研究,根据《郭店楚简老子》的分章符号及文义分析,楚简《老子》现有约40章。其中19章完全或基本与帛、今本《老子》相同;有11章,帛、今本多出许多文字;有10章文字文义出入甚大。】 ;二、《道德经》对企业管理的启示;2、“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为心”——有道德的企业以客户为心。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为心。”(四十九章) 企业的核心只有一个字“人”,而人的核心也只有一个字“心”,所以企业管理的核心就是两个字“人心”。人心便是道,在企业管理中得人心便是得道。人心有无归向,正如孔子在《论语》中所言: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德者,得人心;德者,得道也。所以作为领导者管理企业的核心便是修德,以得人心。 ;3、“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 ——有道德的企业追求与客户的双赢。 ;4、“上善若水”——最善经营的企业总是与环境融为一体,因随环境变化而变化。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八章》)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大概没有一个东西能替代得了水的作用。)。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七十八章》) “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六十四章》) ;天地万物中水是最接近于道的,学习水之德,用于企业管理,便如学习道之德。水德有三: 1、处下,水处下故江海能成其大,而领导能虚怀若谷谦卑处下地尊重员工,自然会被员工所尊敬和拥戴; 2、柔弱,曾国藩曾有言:“大柔非柔,至刚无刚”,水是大柔的,然而一旦成势,便可以摧枯拉朽毁灭一切,领导也需要外柔内刚,在坚持原则的同时圆融处事,便可以柔克刚,化解矛盾于无形; 3、不争,水从不与万物争,更多的是成就万物,而作为一个领导如果能不与员工相争于利,更多的去成就员工,反过来员工成功之时,定是领导成就之日。 ; 三、《道德经》对企业领导的启示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十章) “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六十四章) “万物恃之而生而不辞,功成不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三十四章);2、“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不计较个人利益的得失是取得和巩固领导地位的最好办法。 “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七章) “吾身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十三章)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九章》) “多藏必厚亡。”(《四十四章》) “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四十六章) “知足者富。”(《三十二章》) “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八十一章);3、“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 ——最高明的领导是让群众只知他们有领导却不知他们的领导到底有怎样的思虑作为。 ; 领导艺术:;“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 (十七章)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二十一章》) 《十四章》:“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按: “绳绳”即“冥冥”。)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

文档评论(0)

youngyu032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