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血压诊断、相关治疗与预防的纲要及实践.ppt
高血压诊断、治疗与预防 ;一、回顾历史,明确方向,肩负责任 ;1773 英国Stephen 在马身上测到血压
1856 法国Faive 首次测到人的动脉压
19世纪80年代 法国 Potain 首次制作了
血压计
1905 俄国:Korofkoff 用听诊器测到
收缩压和舒张压 ;20世纪50年代中期高血压病的流行病学调查:
高血压是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和心血管疾病
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和死亡
率与血压升高的程度密切相关。
20世纪60年代:
高血压、血脂异常、吸烟确定为心血管疾病的危
险因素。
90年代:
糖尿病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并强调高血压
个体化治疗 ; 什么是高血压
20世纪初:提出高血压的概念,但无界定。
1920 Loais Gallavadin建议以120/75mmHg
(16.0/10.0kPa)为界,高于此分轻、中、重、
极重高血压。
1959 WHO:血压≥160/95mmHg(21.3/12.7kPa)
为高血压。
1999 WHO 确定高血压病新的诊断标准
BP≥140/90mmHg(18.7/12.0kPa)
; 高血压病治疗的历史
1856年,认为血压升高可以克服动脉壁增厚所致
的机械阻力,是为了保护肾排泄功能所必需的代
偿机制。
1927年,Brown积极提倡降压,并认为如不降压肾
功能就会衰竭。
1904年Widal首先倡导无盐饮食治疗高血压。
20世纪30年代初,切除交感神经降低血压,后用神
经节阻断剂治疗高血压获得成功。;同时证实:低钠能强化降压效果,神经阻断剂、利
尿剂与甲基多巴是治疗高血压的药物。
20世纪50-60年代 开始着手临床试验。
20世纪80年代 HOT研究表明,血压控制在138/83
mmHg(18.4/11.1kPa)以下时,心脑血管病的发生
可能性最小。同时提出了理想血压的概念和不同情
况下高血压控制的目标血压。
; 我国高血压防治的简况和任务
建国初:上海建立高血压研究所,随后在高血压病
的基础与临床、预防到治疗各个领域做了大量的工
作,探讨了我国高血压病防治的实际问题。
三次全国性高血压普查:
1959年、1979-1980年、1991年;心脑血管病成为中国人首位死因,高血压是
第一危险因素。
目前我国高血压病类病人数1.6亿,潜在类
病危险人数1.6亿。我国每15秒钟有1人死于
心脑血??疾病。
2004年卫生部统计资料表明,我国城市人口
心脑血管病死亡率200/10万人,农民142/10
万人,居死亡原因首位。;2003年统计:
我国高血压直接医疗费300亿元人民币,
脑血管病263亿元,心脏病为288亿元。
估计我国心脑管病年耗资(直接医疗费
和间接耗资)3000亿元人民币。;当前的任务:
①努力提高高血压控制率,力争每年
以5%的幅度增加;
②重视儿童高血压的预防与控制,扼
制高血压、心血管疾病高峰的高度;
③使人们的血压控制在理想水平的同
时,控制心血管疾病的其他危险因素,
保护老年人的健康。 ;二、高血压病情估计与分类 ;(一)高血压的定义
WHO 在未用抗高血压药情况下,收缩压
≥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按血压
水平将高血压分为1,2,3级;收缩压 ≥
140mmHg 和舒张压<90mmHg单列为单纯收
缩期高血压。既往有高血压史,目前正在
用抗血压药,血压虽低于140/90mmHg,亦
诊断为高血压。;1999年WHO/ISH对血压水平的定义与分类;中国2005 血压水平的定义和分类(mmHg);(2)高血压的危险分层
高血压患者的治疗决策不仅根据血压水平,
还要根据:
①危险因素
②靶器官损害
③糖尿病及并存的临床情况进行危险度分
层并综合患者的个人情况及经济条件。 ;影响预后的因素 ; 或HDL-C<1.0mmol/L;按危险分层,量化地估计预后;不同病人的危险度与降压的效益;三、高血压的预防与教育 ; (一)高血压的发病因素
1、不可改变的因素
(1)遗传因素 (2)年龄 (3)性别
别
2、可改变的因素
(1)高盐因素 (2)酗酒 (3)肥胖
胖(4)吸烟 (5)精神紧张; (二)高血压的预防
1、一级预防:对已有高血压危险因素但
尚未发生高血压的个体成人群的预防
(1)限盐,增加钾和优质蛋白质。
(2)减肥(3)提倡少饮酒或戒酒
(4)戒烟 (5)避免精神紧张
2、二级预防:对已有高血压的患者,严
格控制血压,严格的调整治疗,严格控制
血糖、戒烟限酒等预防心管疾病的发生,
生,已发生心血管病的积极做好防治。; (三)高血压的教育
途径:媒体、卫生机构的咨询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