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香港未来医疗发展和融资
■ 個人醫療儲蓄 目的: 改變個人行為共共同承擔責任同承擔共同承擔共同承擔 繼續以稅為本的融資方式,並建立個人醫療儲蓄戶口輔助稅收、私人保險和用者自付的融資方式 建議醫療儲蓄户口可以支付: 第一支柱服務 第二支柱服務 第三支柱服務 (65 歲後可自由使用購買私營醫療服務) 具風險分擔功能的特定保險產品 建議儲蓄供款可獲稅務優惠 未使用户口結餘可作户口持有人遺產一部分 ■ 個人醫療儲蓄户口:如何運作? 參與人士 全港市民 在職人士必須供款 行政安排 利用強積金制度收取供款 大部分強積金條款適用 成立特定機構處理繳付醫療戶口開支扣數 ■ 醫療儲蓄:如何運作? * 香港未來醫療發展和融資 Development and Financing of Hong Kong’s Future Health Care 初步報告 Preliminary Findings 立法會CB(2)2515/06-07號文件 LC Paper No. CB(2)2515/06-07 內容 Content 為何改革 Why? 改革原則 What? 具體建議 How? 結論 Conclusion 為何改革Why? 側重治療、輕視預防、個人健康 Over-reliance on treatment, insufficient emphasis on prevention and personal health 公私營醫療失衡 Imbalance between public private sectors in secondary/tertiary care 社會醫療資源可持續性成疑 Sustainability of society’s health care resources in question 跨代公平問題未全面處理 Intergenerational equity not fully addressed 問題所在:Issues: 人口老化 Aging Population 對新藥/療法需求殷切 Aspirations for New Treatment and Drugs 過度依賴第二層/第三層醫療 Over-dependence on Secondary/ Tertiary Health Care 低稅率/小政府 Small Government/Low Tax Regime 撫養比率上升 Rising Dependency Ratio 基層醫療 Primary Care 服務需求 Demand for Services 公帑及服務供應 Supply of Public Funds and Services 第二 /第三層 醫療 Secondary and Tertiary Care 公營醫療壓力沉重 Pressure Points on Public Health Care System 病人文化,求診行為 Patient Culture, Health Seeking Behaviour 改革原則 Guiding Principles 改變個人行為 Change of Individual Behaviours 改變政府行為 Change of Government Behaviours 改變服務提供者行為 Change of Service Providers’ Behaviours 對自己和家人健康負責,提升基層醫療和預防意識,改變求診行為,減少不必要住院服務需求,並盡早對年老醫療開支作出財務安排 Greater self-responsibility for one’s own health; greater awareness of primary health care; more emphasis on prevention; change of health seeking behaviour, judicious use of hospital services; early planning for health care financing after retirement 改變個人行為 Change of Individual Behaviours 透過教育、社區推廣和撥款資助,大力加強市民對基層醫療 (如家庭醫生、個人健康檔案和預防) 的重視 繼續為社會低收入/中產人士提供醫療「安全網」 鼓勵和支持市民追求更多、更佳的醫療選擇,並作出共同承擔 Increase public emphasi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