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初中生物教案评比
初中生物教案评比
课题:生物对环境的适应(苏科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描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认同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方式是与环境相适应的。
2、能力目标:通过观察、收集、分析图文资料,培养学生分析说明问题的能力和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认识人类不合理行为会破坏环境而导致生物灭绝,认同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描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适应的普遍性。
三、教学难点:认同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方式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
四、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1份
学生:制作纸蝴蝶,收集有关生物适应的资料,完成龙睛体色变化的小实验。
五、设计思路: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描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认同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方式是与环境相适应的;感受“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认识人类不合理行为会破坏环境而导致生物灭绝,认同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教学以活动——“寻找教室里的蝴蝶”为起点,引入生物对环境适应的知识,趣味性强,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活动,学生会比较深刻地体验到生物只有与环境相适应才能生存的道理。生物适应环境的例子非常多,本节课通过分析教材的五个图片资料,以及学生课前收集的有关资料并交流,再通过观看生物适应的录像及汇报探究实验的结果等方法,使学生认识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现在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或行为方式。同时,通过分析和讨论,让学生体会到生物的适应又具有相对性,各种生物都只能适应一定的环境,各种生物都遵循着“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自然规律。人类不合理的行为很可能破坏环境,环境的剧烈改变很可能会引起生物因为不能很好地适应环境而淘汰。从而激发学生珍爱生命,保护环境的积极情感。
六、教学过程(师生活动方案)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游戏——寻找教室里的纸蝴蝶 1、组织好学生的游戏
2、组织学生的讨论和交流 1、按课本要求进行游戏
2、体会生物适应对生物生存的意义 二、分析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1、分析课本的5个图片资料
2、分析学生收集的有关资料
3、分析一些特殊的适应——保护色、警戒色、拟态
4、龙睛体色变化的小实验 1、巡回指导学生的分组讨论和交流。
2、对学生的汇报交流及时作出点评。
3、播放有关生物适应的录像。
4、总结生物的适应无处不在。 1、分组讨论(4人一组)课本的图片资料,交流收集的有关资料。
2、汇报讨论和交流的结果。(每组一人)
3、观看生物保护色、警戒色、拟态的有关录像,体会生物的适应无处不在。
4、汇报实验过程和结果。 三、生物对环境适应的特点和意义
1、生物的适应现象是普遍存在的。
2、生物的适应表现在形态、结构、生理和行为等方面。
3、适应是相对的。生物只能适应一定的环境,环境变化必将影响生物的生存。
4、生物的适应有利于生物的生存。生物只有适应环境才能生存下来,如果不适应环境就会被环境淘汰。 1、组织学生思考并讨论下列问题:
①通过以上的分析和交流,生物的适应有什么特点?
②生物对环境的适应表现在哪些方面?请举例说明。
③生物能适应所有的环境吗?请举例说明。
④生物的适应有什么意义?
⑤人类活动对生物的生存有什么影响?作为中学生你该怎么做?
2、对学生的讨论和交流及时作出评价。 1、分组讨论(4人一组)有关讨论题。
2、汇报讨论的结果。(每组一人)
3、体会生物只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人类活动必将影响生物的生存。养成热爱生命、保护环境的情感。 七、教学反思:
新课程旨在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本节课的教学充分体现了这一理念。本课的教学设计了多个活动,有游戏、资料分析、讨论和探究等,充分体现了在“动中学”的特点,在活动中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能力,渗透了科学探究的思想,养成了学生热爱生命、保护环境的积极情感。活动使整个课堂始终生机盎然,充满活力,思维迸发,教育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由此可见,在教学中只要教师转变观念,充分相信学生,课程改革必将取得丰硕的成果。
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