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习作给我的思考-李义杨翔宇.doc

一次习作给我的思考-李义杨翔宇.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次习作给我的思考-李义杨翔宇

一次习作给我的思考 四川省大邑县安仁镇学校:李 义 电话四川省大邑县安仁镇学校:杨翔宇 电话 案例回放: 记得那天中午,我一结束为期十天的“四川省农村骨干教师培训”就匆匆忙忙地赶回了学校(我挂职锻炼的成都市建设路小学),离开的这些天都是由那位在班上见习的小王老师代的课,不知孩子们学得咋样了,我挺想他们的。一到班上孩子们就欢呼雀跃,学习委员也将刚刚收起来的一摞作文本抱来,兴奋地对我说:“李老师,这是我们学完‘收获’后,王老师让我们写的作文,王老师说你今天会回来。”我接过她的本子,与孩子们一阵寒暄之后就一边离开教室,一边阅读起来。但第一个孩子的作文就让我有点傻眼了,她的题目是《我收获了玉米》,语句到还可以,但一点也不符合植物生长的常理。刚播种的玉米不可能两三天就发芽,长叶,开花、结果。孩子咋犯这样的低级错误呢!我有点纳闷,马上看下一篇,这个孩子的题目是《我收获了苹果》,想不到写得更加的滑稽,他说:“有一天,我在家里吃完香甜的苹果,就将剩下的苹果核种到了花缸里,想不到第二天竟然发出了嫩嫩的芽儿,于是我就天天给它浇水,施肥,除虫,修枝……秋天来了,红彤彤的苹果挂满了枝头,既像一个个红灿灿的小灯笼,又像一张张红扑扑的小脸蛋,阳台上飘荡着沁人心脾的果香,我陶醉其间,享受着无比的喜悦。……”看着他这样的语句,我简直不可思议,苹果的种植不是这样的嘛,他咋乱写呢!我的心开始揪紧了,赶快浏览后面的作文,越看头皮越发麻,想不到他们的作文好多是胡编乱造。他们有的写收获了土豆,然而土豆却长在藤上;有的写收获了大米,可大米直接结在苗上;……孩子们咋这样瞎写一通呢!简直是胡说八道!连植物生长的常识都不懂!我是气不打一处来,马上找来几个成绩好的孩子质问:“谁给你说的玉米播种两三天就可以收获了;谁给你说的苹果树是用苹果核种下长成的?你见过长在藤上的土豆吗?……为什么瞎编?”几个孩子涨红着脸,耷拉着脑袋不吭声,我顿时火冒三丈直接点名学习委员曹新宇回答:“曹新宇,抬起头来,你是学习委员,你给我说清楚!”曹新宇满脸的惶恐,支支吾吾地说:“王老师让我们仿照《落花生》一课写,可以写自己收获了玉米、土豆什么的,我又不知道它们怎么生长的,就想可能跟QQ农场里的种植差不多,于是就那样写了。”听到这话,我真是哭笑不得,不由得对他们连连摆手,边摇头边说:“罢了,罢了,你们去吧,老师明白了。” 案例反思: 我班的学生这次作文之所以写得如此荒唐,不合常理,我说我“明白”了,其实细究起来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教师对教材的解读深度不够 课改至今,我们老师的教学理念还没有完全转变过来,往往只关注教材本身,而忽视教材的训练体系。“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叶圣陶先生曾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教材“收获”这个单元安排了两篇讲读课文《落花生》和《拾穗》,从表面上看好像只是说物质层面的收获(花生、麦穗),其实深刻的钻研教材,深入文章的内涵,不难发现文章的旨意是在谈精神层面的收获。《落花生》一文是说作者不但收获了花生,而且收获了父亲意味深长的做人道理: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伟大、体面的人;《拾穗》一文是让学生不但了解关于油画《拾穗》的资料,更能通过画面了解19世纪法国农民的生活和劳动,还要学会如何欣赏美术作品,这分明是对学生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的培养。如此来看,我班的学生学完本组教材,作文之所以完全停留在物质层面的收获上,很显然是教师对教材的钻研深度不够,导致学生的“学习”还浮在文章的表面,没有进入文章的中心,领悟不出文章的思想,自然写作的思维就非常的狭窄,眼界就非常的低下。文本的学习要为学生的习作垫底,教师教学必须吃透教材,活用教材。“收获”这个单元的教学,教师完全可以通过文本再启发学生得到另外一些精神层面的收获,比如:收获了亲情、收获了友谊、收获了方法……,这样一引导,可以说学生习作时定然会茅塞顿开,有话可说,就不会去牛头不对马嘴地胡编瞎造了。语文教学的核心价值是把学生培养成思想更深邃,情感更丰富的人,教材不是目的,是载体,是手段,我们不要本末倒置,走进只教教材的误区。 教师对学生的生活了解不够 《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这就明确要求语文教师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地调动智慧潜能,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关注自然,多角度、多形式、多方位地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努力开拓广阔的作文资源,进行必要的整合利用,让那些贴近学生生活、满足学生兴趣、激发学生思维、有意义的生活材料进入习作世界。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泉源,文

文档评论(0)

qwd51362085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