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导游基础知识 教学课件 秦合岗 第一章 中国历史文化常识
就是说,“道”和“大”不是宇宙的本根,只是宇宙本根的一个特性———万物遵循的规律。但是又说:无形的宇宙本根,虽不能为其定名,但是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称呼它为“道”、“玄”、“深”、“大”、“微”、“远”等。王弼把宇宙的本根从老子的“道”,改造成了“无”。“无”处于王弼哲学的最高范畴,“道”、“玄”等则是对“无”从不同角度所取的称谓。 王弼的“无”,并不是没有任何内容的“空无”,相反是本质的“全有”。他对“无”所取的多种称谓,反映了这个“混成无形”的“无”的丰富内涵。如“本”指事物的本质;“道”指规律,无物而不由;“玄”指事物产生变化的根源,“求之乎无妙而不出”(《老子指略》);“一”指主要矛盾,“物虽众,则知可以执一御也”(《周易略例》)。 王弼颠倒了动静关系,把静说成是本,是绝对的;把动说成是末,是相对的,但是他却因此引申出了“以静制动”、“以静治国”、“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王弼认为天地万物“以无为本”,是自然无为的,治理社会也应顺应自然,无为而治。 竹林七贤 阮籍(210~263),三国魏诗人。字嗣宗。陈留尉氏(今属河南)人。是建安七子之一阮瑀的儿子。曾任步兵校尉,世称阮步兵。崇奉老庄之学,政治上则采谨慎避祸的态度。与嵇康、刘伶等七人为友,常集于竹林之下肆意酣畅,世称竹林七贤。 南京出土“竹林七贤”画像砖 (五) 宋明理学 1、背景: 传统儒家思想和理论,作为统治阶级强化专制统治的工具,发展到宋朝,已不能适应新的情况,有加以修改和补充的必要,于是,宋代理学应运而生。 二程墓 在洛阳市南约25公里,位于今伊川县西约1。5公里处的白虎山麓。 程颢, 字佰湾,号明道。 程颐,字公叔,号伊川。兄弟俩为北宋哲学家,教育家,北宋理学奠基者,世称“二程”。其兄弟墓和其父程响墓,简称“二程墓”,,是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洛阳市著名的名胜古迹。 思想核心 维护封建的纲常名教,宣扬封建伦理道德,借以加强对人民的思想控制。 二程影响 二程理学思想,蕴含于他们的著作《二程全书》之中,对宋代之后封建主义思想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在中国哲学史上有着重要地位。而且,对日、韩、新加坡,乃至国际哲学史,都有着重要影响。 石窟 三大石窟 四、中国古代思想流派 1、先秦诸子:秦王朝建立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儒、释、道、法等诸流派及其代表人物的统称。 2、产生背景:东周以后,诸侯国为争权夺利,不断进行兼并战争,朝廷政令不行,礼崩乐坏。 (一)儒家思想 1、孔子 (1)仁 (2)礼 2、孟子 亚圣 民贵君轻 3、荀子 性恶论 用“礼”教化人们 用“法”规范人们 (二)道家思想 1、老子简介 (约公元前571年~公元前471年),字伯阳,谥号聃,又称李耳(古时“老”和“李”同音;“聃”和“耳”同义)。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今河南鹿邑太清宫镇)人。 曾作过周朝“守藏室之官”(管理藏书的官员),我国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被道教尊为教祖,世界文化名人。 老子出生 2、主要思想 (1)、哲学思想——“道”是万物本源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德经》第一章)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道是一种生命力 “道”能够激活万物。 “道”是最强大的生命力 “道”具有自我更新的能力,是内在的最原始的驱动力,不凝固僵化,借用无穷的力量,是最大的包容。 (2)政治主张——“无为”而治 提出背景:“无为”思想是由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出的。老子所处的春秋时代,诸侯混乱,统治者强作妄为,贪求无厌,肆意放纵,造成民不聊生。在这种情形下,老子提出了无为思想,呼吁统治者要“无为而治”。他说: “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无为内涵: “无为”就是不做任何违反自然规律、有损道德规范、违反社会法则,有害众生的事。但这里的“无为”并不是什么都不做,并不是不为,而是含有不妄为、不乱为、顺应客观态势、尊重自然规律的意思。老子说过“无为而无不为”,意思是说:不妄为,就没有什么事情做不成的。这里,“无为”乃是一种立身处世的态度和方法,“无不为”是指不妄为所产生的效果。老子还曾谈道,“为无为,则无不治,”意思是说以“无为”的态度去对待社会人生,一切事情没有做不到、办不好的。因此,老子所讲的“无为”并不是消极等待,毫无作为的,而是“为无为”、“为而不恃”、“为而不争”,即以“无为“的态度去“为“,去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老子说的“无为而治”、“无为而无不为”,并不是说坐在那里什么也不干,就什么事情也做成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大学经济系公司财务分析课件PPT模板免费下载.ppt
- 大学英语4听说教程学习大厅单元测试答案.doc
-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 题型、分值比例 、备考注意事项、作文黄金句型.doc
- 大学生如何构建和谐人际关系讲述.ppt
-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5-1-职业适应与发展之从学生到职业人的过渡.ppt
- 大学语文高职版课件-第四课 蓼莪.doc
- 大学语文《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ppt课件).ppt
- 大学经济法课件——企业破产法.ppt
- 大学语文(第三版)诗歌-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ppt
- 大学语文(高职版)-第四课 蓼莪.ppt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