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九 桃花源记
作家与作品
一、陶渊明
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东晋著名诗人。是大司马陶侃的曾孙,其祖父、父亲都做过官。他受家庭教养和儒家思想的影响,年少时就有“大济于苍生”的壮志。但时值东晋和宋的易代之际,社会动荡不安,使之壮志难酬。陶渊明29岁开始做官,任江州祭酒,不久,解职归。渊明35岁时,在江陵为桓玄僚佐。40岁为镇军刘裕参军,第二年,义熙元年八月,因叔父推荐,得为彭泽令。郡遣督邮至县,吏役告诉他要束带鞠躬迎接,他说:“我不能为五斗米而折腰”。即自离职去,在官仅八十多天。离任时,做了一篇《归去来兮辞》以明志。因深感官场污浊、仕途凶险,从此过着“躬耕自资”的隐居生活,再没有出仕,直至63岁在贫病交迫中去世。他所做的诗文多描写农村生活情趣,表现田园风光,抒发了他热爱田园生活,乐于和农民来往而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但又包含了“人生无常”“乐安天命”等消极遁世的思想。在形式上一反当时华而不实的文风,明朗清新,质朴自然,简洁含蓄而富有韵味,对后代作家有较大的影响。
《桃花源记》是他的散文中最为有名的一篇,寄托他的社会理想,在很大的程度上反映了当时普通百姓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
二、写作背景与写作动机
1.本文大约写于南朝宋武帝(刘裕)永初二年(公元421年),作者时年57岁。他目睹当时黑暗的社会:统治者内部互相倾轧,军阀连年混战,为了争夺统治地位,多次发生流血政变。如元熙二年六月,刘裕废晋恭帝为零陵王,改年号为“永初”。次年,刘裕采取阴谋手段,用毒酒杀害恭帝。统治者日益加重对人民的赋税徭役和剥削压榨,给百姓造成了家破人亡、妻离子散的痛苦。他面对现实,深有感触,于是,产生了对刘裕政权的不满,加深了对现实社会的憎恨;但他又无法改变这种现状,只好借助创作来抒写情怀。这篇文章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2.陶渊明为什么要虚构桃源仙境?这要从他的时代和思想说起。东晋末年,陶渊明家乡江州(今江西九江)一带,由于战乱频仍,民不聊生,“至乃男不被养,女无匹对,逃亡去就,不避幽深”(《晋书·刘毅传》)。及至晋宋易代,人民逃亡情形更为严重。《宋书·荆州蛮传》说:“宋民赋役严苦,贫者不复堪命,多逃亡入蛮”,因“蛮无徭役,强者又不供官税”。这些史实便是虚构桃源仙境的历史背景和社会基础。从思想来说,陶渊明受道家思想影响很深,并又追慕阮籍高洁,久慕淳风,眷爱丘山,厌恶官场,曾以“羲皇”上人自谓,幻想做无怀氏、葛天氏之民。这些思想意识积聚起来便成为其虚构仙境的思想根源。《晋书·本传》说陶渊明自以曾祖为晋世宰辅而“耻复屈身后代”,故何文焕说他是以“避宋之怀”写桃源人避秦之事,也可作为剖析其创作动机的参考。
三、桃花源:中国的乌托邦
自从有了阶级社会以来,人们都幻想着一种没有剥削、没有压迫、财产共分的理想社会生活,这就是“乌托邦”。
“乌托邦”是欧洲拉丁文的音译,原意为“乌有之乡”,即不存在的地方。自从16世纪初叶,英国人莫尔在《乌托邦》一书中描绘了一个废除私有财产、实行公有制、按计划生产和消费及人人都从事劳动生产的理想社会后,人们便把“乌托邦”理解为“空想的理想社会”,“乌托邦”也就成了“空想”的同义语。
在中国,乌托邦同样令人憧憬、神往,晋代著名的田园诗人陶渊明,在他的作品中,就表现了对“乌托邦”的美好向往。
陶渊明一生都生活在社会动荡、灾害频繁的年代中,几次出仕,壮志难酬,终于归隐田园。自己一生的贫病交加,以及亲眼目睹的社会腐败混乱、民生疾苦,使其内心深处产生了一种对美好、平等、安定的社会生活的渴盼,正是有了这种渴盼,才使得他唱出了一曲世界上最古老的“乌托邦”恋歌——《桃花源诗并序》。
《桃花源记》是《桃花园诗并序》中的“序”。陶渊明以优美自然的文笔,再现了田园牧歌式的桃花源人的生活。
《桃花源记》共五段,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为第一段,交代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和人物身份,实为说明事情的缘起。时间的确凿与人物身份的普通,意欲增加故事的可信度。作者以极其简洁的笔墨描绘了桃花林美丽的景色,寥寥几语所绘就的桃林图,令人不觉心驰神往。也难怪渔人不仅“甚异之”,而且产生了“欲穷其林”的强烈愿望。桃林景色之“异”,已透出世外的味道,这就为进一步描写山内异境营造了迷离恍惚的气氛,也设置了一个小小的悬念。
第二部分自“林尽水源”至“不足为外人道也”,包括二、三两段,具体写渔人在桃花源中的所见所闻。这是全文的主干部分。渔人的探异终于有了结果:展现在渔人面前的是一个欣欣向荣、平和安宁的全新的世界——桃花源。一切景象都让渔人既惊且喜、目不暇接。渔人所看到的是迷人的田园风光,听到的是离奇的生活经历,感受到的是浓浓的好客之情。不管是自然景致,还是世态人情,这儿的一切都与外面的世界迥异。“土地平旷”以下十句,采用近似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八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提纲][人教版].doc
- 寮步镇信义学校2013-2014年八年级上段考数学试卷含答案解析.doc
- 浦口区2013年八年级下册期中考英语试卷.doc
- 2015辽宁省中考英语总复习考点突破(9)八年级上Units9-10.doc
- 江苏省启东市2014-2015学年八年级开学暑假作业检测数学试题及答案.doc
-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配套练习及答案(全册)第三单元 红色经典.doc
- 地理:6 认识区域:位置与分布教案(湘教版八年级下册).doc
- 南京联合体2014-2015学年八年级上期中质量数学试题及答案.doc
- 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2012-2013学年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数学试卷.doc
- 浙江省温岭市八校2013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英语试题.doc
- 2015年秋八年级英语(外研版)上册课程同步讲练练习:Module 6 模块自测.doc
- 【长春版八年级上】语文:第7课《范进中举》教学资料.doc
- 科学:1.2 水的组成 教案2(浙教版八年级上册).doc
- 八年级上新人教版 地理1—2章内容复习纲要.doc
- (新人教版)2016春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2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同步练习.doc
- 2015年秋八年级英语(外研版)上册课程同步讲练练习:Module 9 模块自测.doc
- 初中政治:第三课 法律保护我们的生命健康权教案(人教版八年级下册).doc
- 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六章 第6节《牛顿第一定律 惯性》教案 (鲁教版).doc
- 初中政治:第八课 消费者的权益教案(人教版八年级下册).doc
- 吉林省镇赉县镇赉镇中学2012-201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