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人教版必修三课时作业:第21课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doc

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人教版必修三课时作业:第21课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人教版必修三课时作业:第21课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

第21课 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 一、选择题:(共20题,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从1952年秋开始,我国对高等院校进行大规模调整,新设了北京地质学院、北京钢铁工业学院、成都工学院、昆明工学院等学院,院校数量从201所减少到181所。这表明,当时调整的主要目的在于(  ) A.彻底改变原有的不合理区域布局 B.有计划地开始整顿和改造旧教育 C.实现教育为工农服务 D.为大规模经济建设培养专门人才 2、随着网络的普及,网络语言对青少年的影响越来越大。许多中学生的作文中出现了“有木有”“伤不起”“神马”“给力”等流行语言。对该文化现象,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  ) A.这是有别于传统的语言形式B.该文化更容易被网友接受 C.特定含义常给交流造成不便D.无须重视任其自生自灭即可 2001年,中国已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但这远远不能满足现代化建设对人才的需要。2002年中共“十六大”明确提出,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这主要是由于教育具有(  ) A.先导性、全局性作用 B.历史性作用 C.统筹性作用 D.阶段性作用 4、传统经济增长模式可用公式表述为:经济增长(100%)=3/4(劳动增长)+1/4(资本增长),美国依据1948~1984年经济实际增长数据核算,将传统的经济增长公式调整为:经济增长(100%)=34%(劳动增长+资本增长)+66%(科学技术+教育)。对上述变化理解正确的是(  ) ①经济模式中,劳动增长和资本增长的比率由较大到较小,科技和教育的比重增大  ②重视科教已经成为世界发展的潮流  ③科技与教育逐步被摆在日益重要的战略地位  ④传统经济增长模式是比较合理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5、有关研究显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差距本质上是知识的差距。很多发展中国家的科技投入还赶不上发达国家的一家企业,几乎没有自己的知识产权,不得不依附发达国家来发展自己的经济,在经济全球化中处于被动地位。对此,我国的主要应对措施是(  ) A.深入实施“科教兴国”发展战略 B.照搬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道路 C.将信息化作为我国目前经济发展战略的全部重点 D.实行先发展后治理的方针 6、中央电视台报道了一个案例,因父亲认为小娟是个女孩,所以在小娟12岁时就不让其上学,结果小娟把父亲告上法庭。案子最后小娟获胜。小娟父亲的做法违背了下列哪部法律(  ) A.《宪法》 B.《义务教育法》 C.《未成年人保护法》 D.《教师法》 7、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教育获得巨大发展,主要体现在(  ) ①第一次提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方针  ②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③初步建立起中国教育法律法规体系  ④开始恢复统一高考招生考试制度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8、2013年,在纪念高考制度恢复36周年时有人写道:36年前的12月10日,我有幸参加了那一次史无前例的“中华第一考”。当我从公社党委办公室拿到那张盖着鲜红印章的“准考证”时,我一下子从麻木的惯性中惊醒,我意识到改变自己命运的时刻来到了。这表明高考制度的恢复(  ) A.使我国的教育体系更加完备 B.激发了社会成员的求知热情 C.使人们素质得到普遍的提高 D.促进了社会秩序的稳定和谐 9、“教育革命”打乱了正常的教学秩序。“文化大革命”期间“四人帮”鼓吹读书无用,国家至少少培养了200万大学毕业生,我们从中得出哪些经验教训(  ) ①教育必须从本国国情出发  ②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  ③教育必须为社会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  ④切实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或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10、下图《新课堂》表现的是“文化大革命”中“开门办学”、以田头为考试课堂的情景。一切都洋溢着明媚的春光,青翠的秧田、粉红的花衣、温熙而明亮的阳光,这一切都是为了烘托她和手中的秧苗。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①毛泽东激进的教育理想的最有代表意义的诠释  ②寓意为小学生如秧苗,在党的阳光雨露下成长  ③是“教育革命”思想在艺术领域的产物  ④落后农业状况对半工半读的迫切需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1、有一位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1763111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