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政治(课标版)二轮复习 专题七 当代国际社会 课件(共46张PPT).ppt

2018年高考政治(课标版)二轮复习 专题七 当代国际社会 课件(共46张PPT).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8年高考政治(课标版)二轮复习 专题七 当代国际社会 课件(共46张PPT)

核心突破 1.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决定因素 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 基本内容 基本立场 独立自主 基本目标 维护我国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宗旨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基本准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核心发散 正确理解外交政策 (1)外交政策与国家利益 一个国家在对外活动中,无论表现出友好合作还是表现出冲突对抗,归根到底都 是为了实现和维护本国的国家利益。所以,一定的外交政策是由一定的国家利益 决定的,是为实现和维护一定的国家利益服务的。 (2)外交政策与国家性质 国家性质决定外交政策,国家性质不同对外政策也不同。如我国的外交政策和美 国的外交政策因国家性质不同而不同。 核心发散 (3)外交政策与国际关系 国家的外交政策体现国家性质,维护本国国家利益;国家利益、国家力量的变化, 会导致外交政策的调整和变化,从而引起国际关系的变化。 (4)外交政策与国家职能 外交政策是国家对外职能的具体体现,是国家总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5)外交活动的形式 外交活动的主要形式包括访问、谈判、交涉、缔结条约、发出外交文件、参加国 际会议和国际组织等。 核心突破 2.我国坚定地走和平发展道路 为什么 ①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是由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的 ②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顺应了时代主题和当今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的时代潮流 ③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是落实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要求 怎么做 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所有国家发展友好合作,改善和发展同发达国家的关系,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加强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和务实合作,加强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维护国家主权和国家利益;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和经济实力;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等 核心发散 我国外交行为在不同模块中的体现 (1)经济生活: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加入世贸组织,实施“引进来”与“走出去” 相结合的发展战略,应对贸易摩擦,规避贸易风险。 (2)政治生活:主权国家的权利与义务,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和平 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我国的外交政策。 (3)文化生活:文化具有多样性,在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基础上,加强中外 文化交流,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 (4)生活与哲学: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世界是普遍联系的,矛盾分析法。 考场陷阱 1.(2017·全国Ⅰ卷,18④)中国已逐步成为协调亚太地区各国间安全事务的中心。 【纠正】 中国是负责任大国,不能说中国成为协调亚太地区各国间安全事务的 中心。 2.(2017·江苏卷,18①)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的中国方案实现了 世界各国政治经济的均衡发展。 【纠正】 当今世界各国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差距较大。 考场陷阱 3.(2015·全国Ⅰ卷,19②)“结伴但不结盟”的外交实践表明我国通过伙伴关系 应对全球性挑战和第三方威胁。 【纠正】 “通过伙伴关系应对全球性挑战和第三方威胁”,不符合我国的国情 与现实。 4.(2014·全国Ⅱ卷,18③)发展与非洲国家的关系反映了中国是推动非洲经济发 展、造福非洲人民的主导力量。 【纠正】 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不是造福非洲人民的主导力量。 命题猜想 2018年高考可能结合我国的外交活动以及国家领导人的重要讲话等,考查我国的外交政策、发展道路等。尤其注意以主观题的形式综合考查我国在国际社会中某些做法的原因及应该怎么做等。 命题预测 预测1 我国的外交政策 在世界经济低迷不振,逆全球化暗流涌动之际,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利马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就经济全球化问题发表了重要主张,认为经济全球化符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符合各方利益,是大势所趋。中国顺应时代潮流,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打通生产要素全球流通渠道,以互联互通和产能合作推动均衡、包容和普惠的全球化,举世瞩目。目前,“一带一路”建设吸引了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与,30多个沿线国家同中方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协议,20多个国家同中方开展国际产能合作,以亚投行、丝路基金为代表的金融合作不断深入,一批有影响力的标志性项目逐步落地。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我国是如何通过“一带一路”加强与沿线国家和人民互利共赢的。 命题预测 答案:①中国同沿线国家一道,构建“一带一路”互利合作、共创新型合作模式、开拓多元合作平台,有利于加强不同国家间的合作与交流,增强互信,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积极因素和坚定力量。 ②中国是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同沿线国家携手打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1763111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