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文献学第三讲简帛文献.pptVIP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文献学第三讲简帛文献

文献学 主讲人:陈彩云 博士 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第三讲:石刻、简帛、抄写本、雕版印刷 1、石刻文献 2、简帛文献 3、雕版印刷 1、石刻文献 以石头为文献载体是人类最古老的文献形式之一,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汉莫拉比颁布《汉穆拉比法典》,用楔形文字刻在玄武岩石柱上。 从殷商时代开始,我国石刻文献的历史也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主要类型有灵石、摩崖、石经、碑刻、墓葬。 石刻文献的价值 一般认为,专门的石刻研究出现于宋代,这时期,古器物和古碑刻发现日多,博古之士注意收集并加以研究。 文学价值:传记文学的宝库,同时石刻文献还可以用来辑佚古代诗词 史学价值:欧阳修说:“因其载夫可与史传正其阙缪者,以传后学”。可以用来印证传世文献。 墓志铭史料不可尽信。或为亲者讳,或炫耀门第。 石刻文献研究 宋代石刻研究成果有欧阳修《集古录》十卷、赵明诚《金石录》三十卷,洪适《隶释》27卷。 清代石刻之学提升到与经、史并举的显学。 第三除了前代存目(孙星衍《寰宇访碑录》、缪荃孙《艺风堂金石文字目》)、跋尾(朱彝尊《曝书亭金石文字跋尾》、钱大昕《潜研堂金石文字跋尾》)、录文(地方志中的金石文献,王昶《金石萃编》,陆增祥《八琼室金石补正》)外,进一步出现分代,通纂,证史、书目的方式。 杨殿珣《石刻题跋索引》,检索历代石刻题跋出处的工具书,案头必备。 《大悲菩萨传》 妙善说:楚庄王的女儿妙善为拯救父亲,不惜挖眼砍手,化身为作千手千眼大悲观音菩萨 ,国王从此虔敬三宝,并且在河南宝丰县香山建塔十三层,以覆菩萨真身。 塔内《大悲菩萨传碑》碑文内容是唐初在长安终南山灵感寺,天神向道宣律师讲述妙善证道成大悲观世音菩萨的本生故事。北宋元符二年(1099年),由通义大夫同知枢密院事蒋之奇润色撰文,元符三年(1100年),书法大家、翰林学士承旨蔡京书丹。 唐史专家赖瑞和教授苦寻多年,亲至宝丰县,终于寻得该碑。 2、简帛文献 中国文字的载体可分为硬材料或软材料。硬器分为石器、陶器、铜器、甲骨上。用毛笔蘸墨写在竹、木、帛、纸上,轻便易得,纪念性文字多用金石类,记录文字多用简帛类。 《论衡·量知》:“夫竹生于山,木生于林,未知所入,截竹为筒,破以为牒,加笔墨为迹,乃成文字,大者为经,小者为传纪。 选材:南方多竹,北方多木,简需要按一定尺寸截取,杀青烤干,又称“汗青”。北方称牍,可以用来上奏。《史记·东方朔传》:至公车上书,凡用三千奏牍”。尺寸是根据需要而变化,但也不随意。竹简需要编缀才可以成册阅读。《史记·孔子世家》:孔子晚而喜《易》,……读《易》,韦编三绝。 竹简书写 书写用毛笔蘸墨,用小刀来修改。《博物志》:“(王充)户牖、墙壁各置刀笔,著《论衡》八十五篇,二十万言。”书写秩序是自上而下,自右往左。 包装:简册卷起后,外面包裹以书帙(包书的布套),盛在书笥。 竹简沉重、秦始皇每天处理公文按石计。《史记·秦始皇本纪》:“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上至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有中呈不得休息。”可以说,秦始皇是累死的。 帛书 竹简过于沉重,不便书写,很早使用丝帛作为书写材料。《论语·卫灵公》:“子张问行。子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立则见其参於前也,在舆则见其倚於衡也,夫然后行,子张书诸绅 。 帛书形制:“古者以纤帛,依书长短,随事截之。” 思考题:简、帛为什么被纸张所取代? 追寻失落的世界——简帛文献的发现 隋唐以前的文字主要是记录在竹简、木牍和绢帛上的。由于这些材料容易朽烂,加上战争、暴君的破坏,先秦两汉时期的大量典籍因此湮灭于历史的尘埃中,给后人留下许多不解之谜。 近现代以来,西北竹简、湘西里耶古城秦简、睡虎山秦简、山东临沂银雀山出土汉简、甘肃武威汉墓简、长沙马王堆帛书、长沙走马楼三国孙吴简为我们重建中国古史系统,补充传世文献不足,理解上古思想的连续性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2、写抄本 抄写曾经是古代书籍复制的主要形式。官方注意搜访民间藏书,抄写收藏。东汉学者贾逵精通《左传》、《国语》:“为之解诂五十一篇,永平中,上疏献之,显宗重其书,写藏秘馆。” 当时社会不少人以抄书为职业。班固,常为官佣书,久劳苦。叹:“大丈夫无它志,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当然这些都是抄在简帛上的。 蔡伦造纸:改变人类历史纸张的优点:表面光滑、柔软易折,使用于任何颜色的墨水,幅面大,体质轻,方便携带,寿命长,可以存放千年。更重要的是物美价廉。 纸张处理 卷子:竹简木简是卷起来存放,纸张起初都是卷放,粘连起来,书写自上往下,自右往左,保留简册的书写习惯。 卷子摆在书架上,为方便检索,一头挂上标签。韩愈《送诸葛觉往隋州读书诗》:“邺侯家多书,插架三

文档评论(0)

f8r9t5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0005407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