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家书 一封家书(外一篇).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封家书 一封家书(外一篇)   收到儿子的第一封信,全家都沉浸在喜悦之中,轮流读了一遍。第二天,说起来,又轮流读了一遍,因为,信的内容不过两行字,本来,一行就可以,却松松散散拉开了字的间距,占了将近两行,这一点,像儿子的性格。轮流读了之后,又座谈式的议论,一致认为这封信似乎没说什么,“我在学校一切都好,请放心”,接着是一句问候和祝愿。信的抬头是:外婆、爸爸、妈妈。   妻子说:概念化。我笑了,说:你们像接圣旨一样,他能写来这封信已经很难得了。这封信是应儿子的外婆之愿所写。外婆很快发现笔迹不对,说:他的字迹不是这样。   我说:大概到了学校,有长进了。我们三人打赌,我坚持是儿子的亲笔信。可是,岳母找出了证据,她保存着我儿子高中的作文簿。我还是咬定:几十个字,他不可能让同学代笔。   岳母甚至猜测他在校是不是出了什么事,无法执笔写信。我说怎么可能?妻子也说:我越看越不像儿子的笔迹。我说事物都在发展,他进步了,应当高兴。我还说:老年人总把事情往坏处想,而年轻人则把事情往好处想。   过了一个月,岳母还重温我儿子的信,她似乎要读出信的内容没写出的部分。确实儿子的信简单了枯燥了,好像是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但是,也不能说没有应付的味道。   岳母的猜测逐渐丰富起来。难怪呀,儿子第一次出远门独立生活,外婆怎能不操心,她操心惯了,我儿子去那么远读书,她有点“下岗”的感觉。她看电视,已关注外孙所在的城市的气象预报,气温下降,她担心他是不是感冒了,又落实到笔迹问题。   我给儿子打了电话(专门给他配备了手机),说:你再给外婆写封信吧。果然,那封信是儿子让同学代笔。我关照:这回你自己写,大学生了,信还让别人代笔,像话嘛。他说:不是有了一封信了吗?不过,他还是承诺:好吧。   岳母就开始等待信的抵达。妻子发短信:信何时发?儿子回复:正在写。过三天,妻子又一个短信:告诉发信时间。回复:今日寄。   岳母计算信在途中的时间(参照第一封信),十天以后,已经是热锅上的蚂蚁了。我取楼下信箱的报纸,都没有信件。我悄悄打电话说:到底寄出了没有?儿子说:爸,我发伊妹儿吧。我说:外婆就等你的信了,还是来手写的信吧,说定了。   我知道儿子已经陌生纸媒,他敲击键盘十分熟练,像饿了的鸡啄米粒。我对岳母说:大概邮路出了问题,再等几天吧。   岳母要我购一把锁。她说:信箱没锁,不要是让别人取走了吧。我说:又不是商业机密,别人没兴趣。岳母举例,说上回楼上有人取了你的信,还拆开了,再送回来。我说:偶然投错了信箱的事也可能发生。   我还是买了一把锁。等候了一个礼拜,岳母又提起信,她说:恐怕别人已经取走了,拆开了,不好意思还。我说:反正没有什么重要的内容,慢两天也没啥。   我和妻子共同隐瞒着儿子未发信的事实。妻子频繁发短信。儿子索性不回复了,是在回避。我说:别为难他了,现在,有几个人还寄手写的信?儿子离开了电脑就不行了,连我们机关都在推行无纸办公呢。   我还是打了电话。我知道绕不过去,岳母看了我儿子的亲笔信,她才得到安慰,获得满足,仿佛外孙来到她身边。我说:无论如何,你不能拖了,你外婆睡觉都不安稳,失眠了,一封信,这么简单的小事,你就这么难?   晚上,儿子打来电话。他一个礼拜,总会来个电话,还点名要让外婆听电话。他的习惯问候是:都好吗?而且,一一问候。他对外婆说:我这都好,你放心睡好觉。外婆说:信寄出了吗?   儿子说:我已经寄出了。过后,我证实,确实寄出了。儿子不知道他的信的份量(对外婆来说)。我强调:你自己写,字丑没关系。   岳母开始倒计时,我看出,那信,对她来说,像是逐渐走近的外孙――一步一步,一站一站地往家走。岳母不知打哪儿弄来了飞机、铁路交通地图,推断着信件的运行路线和时间。   七天之后,是个星期天,下午三点,妻子下楼,上来的时候,没进门,就喊:妈,信到了。   岳母用剪刀小心翼翼地剪开了信封。她第一个阅读,好像信里通报了最新感人信息。她说:这是外孙的字迹了,还是那么幼稚。   我一眼扫过信的内容,说:题材雷同。两封信竟是同样的表达。只是附了一张课程表。岳母说:要学那么多东西呀?别用伤了脑筋。   妻子说:他什么时候用功过。我说:玩电脑他不是很投入吗?不写信了,你们牵挂,来了信了你们又挑剔。岳母说:该写的具体点,好,字迹已经端正了。   我打电话去,表示祝贺,还鼓励了一番,传达了外婆读了信的反应,我说:看到了你的信,外婆睡觉都在笑呢。我要求儿子隔一个月,给外婆来封信,题材不限,随便写点你的学校生活。儿子说好吧,我尽力。他那口气,似乎是我硬把他往纸媒时代拽。      哑巴补鞋匠      早晨,我醒来的时候,发觉旁边的枕头空着,我却刹时想到哑巴补鞋匠。随即,听到钥匙在门锁里旋转的声音。妻子两手拎满

文档评论(0)

Jermain20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