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上第五单元第四章第三节真菌(共37张PPT).ppt

人教版八上第五单元第四章第三节真菌(共37张PPT).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教版八上第五单元第四章第三节真菌(共37张PPT)

六、课本练习 P78 1、 (√)( √) (√) (×) P78 2、 细菌的特征是① ④ 真菌的特征是② ③ P78 3、 空气中飘荡的霉菌孢子。 有适合孢子生存环境和营养物质。 友情提示: 1.能提高人的免疫力、防癌治癌、抗流感病毒! 2.降低胆固醇、降低血糖,有效防治高血压和糖尿病 3.促进儿童成长发育、增强智力 4.延年益寿、美容养颜、减肥等等 食用菌的作用: 营养美食家 试着设计1~2种美食方法。 2、提高免疫力,抗癌,治癌、抗病毒: 3、有吸附作用,是纺织工人、矿山工人、理发师和老师的保健食品 : 1、益智菇: 香菇、牛肝菌、侧耳、口蘑 金针菇、鸡腿菇、银耳 木耳 香菇红烧豆腐 提高免疫力、防癌、治癌、 抗病毒 金针菇炒肉丝 练习: 1、显微镜下看到某霉菌的直立菌丝的顶端呈扫帚状结构,且没一分枝有成串的孢子,这种霉菌是( ) A、青霉 B、 酵母菌 C 、曲霉 D、 毛霉 A 2、由一个细胞构成的真菌是( ) A、黄曲霉 B、香菇 C、酵母菌 D、平菇 C 3、下列那项不是真菌的主要特征( ) A、细胞内具有真正的细胞核 B、能够产生孢子,孢子能够发育成新的个体 C、体内没有叶绿体,营养方式属于异养 D、都是单细胞个体 D * 木耳 又称黑木耳、耳子、黑菜(黑龙江)。   子实体胶质,浅圆盘形,耳形或不规则形,宽2-12cm,新鲜时软,干后收缩。子实层生里面,光滑或略有皱纹,红褐色或棕褐色,干后变深褐色或黑褐色。外面有短毛,青褐色。   生长在栎、榆、杨、榕、洋槐等阔叶树上或朽木及针叶树冷杉上,密集成丛生长,可引起木材腐朽。   分布于我国河北、黑龙江、吉林、辽宁、江苏、福建、台湾、河南、广东、香港、广西、陕西、甘肃、四川、云南、西藏、海南等地区。   可食用,并能人工栽培。为棉麻、毛纺织工人的保健食用。可药用,性平,味甘,补血气,止血活血,有滋润,强壮,通便之功能,可用于治疗痔。对小白鼠肉瘤的180的抑制率42.5-70%,对艾氏癌抑制率80%。 * 银耳 又称白木耳、银耳子。   子实体纸白至乳白色,胶质,半透明,柔软有弹性,由数片至10余片瓣片组成,形似菊花形、牡丹形或绣球形,直径3-15cm干后收缩,角质,硬而脆,白色或米黄色。子实层生瓣片表面。担子近球形或近卵圆形,纵分隔,10-12×9-10μm。   夏秋季生于阔叶树腐木上。目前国内人工栽培使用的树木为椴木、栓皮栎、麻栎、青刚栎、米槠等一百多种。   分布于我国浙江、福建、江苏、江西、安徽、台湾、湖北、海南、湖南、广东、香港、广西、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内蒙古、西藏等地区。   可食用和药用。传统认为银耳具有“补肾、润肺、生津、止咳”之功效,可以治疗肺热咳嗽、肺燥干咳、久咳喉痒,咳痰带血等疾病。 * 金针菇 子实体一般较小,菌盖直径1-5cm,幼时扁平球形,后渐平展,黄褐色,中部肉桂色,边缘乳黄色并有细条文,湿润时粘滑。菌肉白色,较薄,褐白色,乳白色或微带肉粉色,弯生,稍密,不等长。菌柄长3-7cm粗0.2-7cm,黄褐色,短绒毛,纤维质,内部松软,基部延伸似假根紧紧靠在一起。   早春和晚秋至初冬,在阔叶林腐木桩上丛生。   分部在我国各省区。   可食用,味鲜,可人工栽培。可药用,预防和治疗肝脏系统疾病及胃肠道溃疡,可抗癌,对小白鼠肉瘤180的抑制率达81.1%,对艾氏癌的抑制率为80%。此菌可使树木木质形成黄白色腐朽,在树皮和木质部的间隙中出现根状菌索。 * 灵芝 [Ganoderma lucidum (Leyss.)Karst.]   又称赤芝、红芝。   子实体中等至大型。菌盖半圆形,肾形或近圆形,木栓质,人工栽培是子实体宽5-15cm,厚0.8-1cm,红褐色并有油漆光泽,菌盖上具有环状棱纹和辐射状皱纹,边缘薄,往往内卷。菌肉白色至淡褐色,管孔面初期白色,后期变浅褐色,褐色,平均每毫米3—5个,柄侧生,与菌盖近垂直,少数偏生呈扇状,长宽8-15cm,粗1-3cm,紫褐色,有光泽,生于阔叶树伐木桩旁。   分布于我国河北、山西、 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广东、香港、广西、四川、河南、湖南、湖北、陕西、甘肃、贵州、云南、西藏等地。   从古代以来即有药用记载。可治疗神经衰弱、头昏、失眠、肝炎、支气管哮喘等,还可治积年胃病和用做蘑菇中毒的解毒剂。对小白鼠肉瘤180和艾氏癌的抑制率分别为70—80%。此菌可利用菌丝体进行深层发酵培养。目前用它做原料加工生产多种保健品或药用产品。 复习: 细菌 细菌的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73****783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