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配餐师技能培训资料.ppt

  1. 1、本文档共6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营养配餐师技能培训资料.ppt

四、脂肪的来源: 1、动物:猪、牛、羊、鸡、鸭、奶油。 2、植物:花生、豆、芝麻、玉米、菜子 油、山茶油、橄榄油。 五、脂肪的供给量: 脂肪的来源主要来自烹调用油,我国营养学会建议,膳食中脂肪的供给量不应超过总热量的30%,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要适当。 六、脂肪在烹饪中的变化: 脂肪在烹饪中发挥着其他营养素不可替代的作用:导热、赋香、润滑、起酥、乳化……。 油在烹饪中加热温度较高,使各种食物成分发生多种化学反应,产生多种有香味的物质。油还是溶解芳香物质的溶剂,可以把加热产生的芳香物质从游离态变成结合态,使菜肴的味道更加醇美。如:烹调中常用的葱、姜、蒜、桂皮、香菜、花椒等都是这个原理。油浸鱼—热油浇到葱、姜、香菜丝上,立刻香气扑鼻。 碳水合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也称为糖类,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一大类化和物,由于分子式中氢、氧的比例与水相同,所以又称为碳水化合物。 一、碳水化合物的生理功能: 1、提供热能:是人类最经济、最主要的能量来源。一克碳水化合物产生4kcal能量。 2、构成人体的重要物质:细胞膜的糖蛋白、结缔组织的粘蛋白、神经组织的糖脂、传递信息的核糖核酸、脱氧核糖核酸都含有碳水化合物 3、抗生酮作用:缺少碳水化合物,脂肪代谢不完全,会产生酮,发生酮症酸中毒。 4、增强肝脏的解毒能力:肝脏的糖原储备充足,有较强的解毒能力。 5、其他:节省蛋白质、抗生酮(脂肪代谢所产生的乙酰基必须和葡萄糖代谢所产生的草酰乙酸结合,进入三羧循环后才能彻底氧化产生能量。如碳水化合物不足,脂肪氧化不完全会产生酮体。)、改变食物的色、香、味、增加饱腹感。 二、碳水化合物的代谢: 在消化道酶(胆汁、胰液、肠液)的作用下水解成醣,被小肠绒毛膜吸收,一部分参加氧化产生能量,一小部分转成核酸原料,制造新的组织细胞,过多的碳水化合物,合成脂肪储存皮、内脏周围。 三、碳水化合物的分类: 1、单糖:食物中最主要的单糖为葡萄糖、果糖、和半乳糖。 2、双糖:两个分子的单糖缩合而成,蔗糖、乳糖、麦芽糖。 3、寡糖:又称低聚糖。 4、多糖:淀粉为植物多糖,是人类碳水化合物的主要食物来源。 四、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来源及供给量: 我国的膳食是以粮食为主,主要来源于谷类、薯类、豆类,含淀粉多的栗子、菱角、芋头,食糖,蔬菜、水果中含有少量单糖。 碳水化合物供热占总热量的60%。 五、碳水化合物在烹饪中的变化: 烹调中常用的糖有双糖、蔗糖、麦芽糖、淀粉。挂霜是利用(饱合溶液)蔗糖分子有序排列形成晶体原理。淀粉是上浆、挂糊、勾芡时多用。上浆、挂糊是烹调中改善菜肴感官性能、保持菜肴鲜嫩、提高菜肴滋味的一项技术措施。浆较稀,用于爆、炒;糊较稠,用于炸、熘。原理是在一定的油温下,使食物表面的淀粉发生糊花,像为食物表面穿上一层外衣,原料不能与高温油直接接触,油不易浸入原料内部,水分也不易挥发,不仅能保持原料原有的质地,减少原料中营养素的丢失,而且可以提高菜肴感官性能。 维生素 维生素是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所必需的一类低分子有机化合物。天然存在于食物中,人体几乎不能合成。在体内不产生热能,也不构成组织细胞,虽需要量甚微,但在机体的代谢、生长、发育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根据溶解性质不同,可分为脂溶性和水溶性两种。 一、脂溶性维生素包括:VA、VD、 VE、和VK。 1、VA和胡萝卜素: 功能:维持皮肤细胞的正常结构,增强对疾病的抵抗力,抑癌、防癌,改善铁吸收、促进铁运转、增强造血系统功能,保护视力,促进人体生长发育。 代谢:脂肪、胆盐、卵磷脂可协助VA在小肠吸收,胡萝卜素吸收后在小肠壁和肝脏经酶的作用转变成VA,吸收后供机体利用,多余的储存于肝、肾、睾丸。 来源:动物肝、鱼子、蛋黄、鱼肝油、牛奶、胡萝卜、玉米、白菜、香蕉、柿子等红、黄、绿色水果蔬菜。 缺乏:干眼病、夜盲症、易感冒,一般不缺乏,过量会引起急、慢性中毒。中毒症状:恶心、呕吐、头痛、眩晕、视物模糊等。 2、VD: 功能:维持血液中钙、磷正常浓度,促进钙、磷吸收。 促进骨骼、牙齿的钙化过程,维持骨骼、牙齿的正常生长。 具有免疫调节功能,可改变机体对感染的反应。 代谢:可通过食物摄取,也可通过皮肤自身合成。一般在小肠吸收,储存于肝、皮肤、神经、脂肪、肌肉,分解代谢在肝脏进行,代谢产物进入胆汁排入肠道后随粪便排出体外。 来源:经常户外活动,接受日光照射一般不会缺乏。食物中的VD主要存在于动物肝、海水鱼、蛋黄、鱼肝油、奶油等动物性食物中。过量会引起中毒、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出现高钙血症、高尿钙症,使钙

文档评论(0)

youngyu032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