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法之中西方古代法律文化比较.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罗马法之中西方古代法律文化比较

* 导入 从氵从廌(zhi)从去,以水之平、廌触不直者去之。后简为法。 这里是标题 这里可以添加主要内容这里可以添加主要内容这里可以添加主要内容这里可以添加主要内容 (2015年课标I)它体现了罗马法的诸多原则,如高擎的秤体现的是裁量公平,手握利剑体现的是法律的强制力。据此,双眼蒙布所体现的原则是,法官审案应( ) A.主要依据道德良知 B.侧重听取证人证言 C.不受表象迷惑洞察事实真相 D.排除一切干扰遵从民众意愿 罗马法 ——中西古代法律文化比较 不列颠 西班牙 非 洲 欧 洲 黑 海 小亚细亚 亚 洲 埃及 地 中 海 高卢 罗马 罗马建城(BC8世纪)王政时代 罗马共和国(BC509年~BC27年) 罗马帝国(BC27年~AD476年) 小城邦 统一意大利 前3世纪早期 雄霸三洲的大帝国 时空观念培养 一 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 罗马法的起源:从习惯法到成文法 1 《十二铜表法》的时间、背景、实质、意义: (2012年海南单科)早期罗马实行习惯法,贵族享有法律解释权。公元前5世纪中期,平民通过斗争迫使贵族同意成立由平民和贵族联合组成的“十人委员会”,制定了《十二铜表法》。 该法的制定 A.体现了社会各阶级的利益与要求   B.标志着平民取得了立法主导权 C.表明贵族的法律解释权得到认可   D.奠定了罗马成文法传统的基础 平民的胜利只在于成文形式, 法律永远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统治阶级掌握立法主导权。 《十二铜表法》的实质? (2014课标II,32)罗马共和国早期,当罗马遭受外族进攻时,平民曾多次将自己组织的队伍撤离罗马,拒绝作战,迫使贵族在政治上做出让步。《十二铜表法》的制定就是这种斗争的成果之一。可见当时(  ) A.贵族逐步丧失制定法律的主导地位 B.平民采取有效方式争取自身权益 C.贵族让步在法制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D.平民与贵族的政治诉求日趋一致 变式训练 第一章:这里输入第一章的标题 合作探究 平民斗争胜利的产物《十二铜表》 中国古代也有变法的运动如商鞅变法?结果如何?从变法所采取的方式来看,中西方有什么不同?体现了中西古代法律文化的什么特点? 身死而新法不灭 《十二铜表法》形成的是平民和贵族之间的斗争、妥协的结果。并用法律的形式加以确定。这一传统延续到了近代,请列举近代西方相似的例子? 第一章:这里输入第一章的标题 中西古代法律文化特点 中西古代 法律文化 比较 可实现性 法治 挑战性 人治 汉谟拉比法典 第二章:这里输入第二章的标题 合作探究二 中国历代法典简表 比例 内容 21条 19℅ 有关司法程序的法规 38条35℅ 有关纯民事的法规 16条15℅ 涉及民事或民事化的法规 17条16℅ 有关犯罪和惩罚的刑事法规 16条15℅ 有关家内身份和宗教的法规 《十二铜表》内容 第一章:这里输入第一章的标题 中西古代法律文化特点 中西古代 法律文化 比较 法治 私法 人治 公法 为何中国偏重于公法文化, 而西方偏重于私法文化? 罗马法的发展:从公民法到万民法 2 (1)背景: 帝国时期,罗马法增加了许多内容,以调解罗马人与被征服民族的关系,巩固罗马帝国的统治。 212年《卡拉卡拉敕令》 罗马法的完善:从零散到成体系 3 《查士丁尼法典》的颁布标志着罗马法已经发展到完善阶段。 二 罗马法的 影响 自然法 自然法不是具体的法律条文而是一种法律观念。西塞罗(自然法之父)认为,自然法是整个法律科学的思想基础和各种具体法规的指导原则,它高于一切人定法和认为权力。在自然法体系下,人人生而平等,都有资格享有某些基本权利。这种人类自然平等的思想是对罗马法律实践的理论概括与升华,标准着罗马法学的高度成熟。 ——《罗马人的法律》人民版 合作探究三 (2015课标II,40)材料一:《孟子》中记载了孟子与其学生关于法律问题的讨论。学生问:“舜做天子后,假如其父杀人,舜的法官该怎么办呢?”孟子回答:“抓起来就行了。”学生又问:“难道舜不阻止法官吗?”孟子说:“舜怎么能阻止呢?法官是按职责办事。”学生问:“那舜又该怎么办呢?”孟子说:“舜应当放弃天子之位,毫不顾惜。然后偷偷也背上父亲逃到海边住下,一辈子都很快乐,把曾经做过天子的事情忘掉。” ——据《孟子》 孟子的法制思想和西方的自然法相比有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1763111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