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15 年3月厦门 市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文综历史能力测试12.doc

2015 年3月厦门 市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文综历史能力测试12.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5 年3月厦门 市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文综历史能力测试12

2015 年 厦 门 市 高 中 毕 业 班 质 量 检 查 文综历史能力测试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其中第Ⅱ卷第40~42题为选考题,其他题为必考题。 第Ⅰ卷(共144分) 本卷共36小题,每小题4分,共1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3.胡适说:“民间的小儿女,村夫农妇,痴男怨女……都是文学上的新形式与新风格的创造者,这是文学史的通例。”下列作品最符合这一“通例”的是 A.《国风》 B.《离骚》 C.《红楼梦》 D.《狂人日记》 14.汉设刺史(官秩为六百石),其“问事”范围包括“强宗豪右田宅逾制,以强凌弱……二千石违公下比(勾结),阿附豪强,通行货赂,割损政令”。由此可见该制度 ①意图解决土地兼并问题 ②主要目的在于加强中央集权 ③具有“以卑监尊”的特点 ④基本消除了官场腐败现象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5.据《新全球史》记载,早在12世纪福建就进口稻米,而专门种植荔枝、柑橘及甘蔗高价销往北方,尽管政府要求福建人种植稻米以减少对进口稻米的依赖,却收效甚微。这一现象突出反映当地 A.农业经济结构较合理 B.农业生产受市场主导 C.不适宜种植粮食作物 D.政府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16.清代学者吴定说:“道学之名,不见于经。自《宋史》创立道学之传,以尊濂、洛、关、闽诸贤,一时从其游者,罔非沐仁浴义,暗然为心性之谋,何其盛也。”由此可见宋元之际 A.道教形成众多流派 B.道家与儒家思想交锋激烈 C.理学成为儒学正统 D.儒学经典开始成为科考内容 17.1859年,洪仁玕提出由私人集资筹建“书信馆”,并用火车运送邮件,“以通各色家信”。这反映了 A.太平天国大力推行近代化 B.洋务派试图发展近代邮政 C.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兴起 D.先进中国人主张学习西方 18.“或入園中,拖出袁来还我國;余立道上,不堪回首望前途。”与该对联创作直接相关的背景是 A.武昌起义中华民国诞生 B.清帝退位王朝统治结束 C.帝制复辟共和政体遭破坏 D.国共合作国民大革命兴起 19.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根据表1信息所得出的结论中,错误的是 表1 时间 1937.8—1938.2 1938.7—1938.10 1938.12—1940.7 迁移方向 上海→武汉 武汉→宜昌 宜昌→川渝等地 内迁企业数量 121家 304家 448家 A.企业内迁与战局发展直接相关 B.民族工业在炮火洗礼中迅速发展壮大 C.西南地区是中国抗战时期的大后方 D.近代中国的工业布局因此发生改变 20.图7所示为某时期部分国际知名报刊集中报道的头条新闻(封面故事)。该事件如此受关注主要是因为 A.中美两国领导人实现首次历史性会晤 B.美国支持新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C.中美建交使紧张的国际局势得以缓解 D.冷战格局下中美关系从对抗走向缓和 21.“绝对空间,就其本性来说,与任何外在的情况无关,始终保持着相似和不变。……绝对的、纯粹的数学的时间,就其本身和本性来说,均匀地流逝而与任何外在的情况无关。”与上述时空观相适应的科学理论是 A.万有引力定律 B.量子理论 C.狭义相对论 D.广义相对论 22.“‘新政’的执行让政府获得迅速发展,这在美国历史上是一个分水岭。”材料中的“分水岭”意指美国 A.从民主政体走向集权政体 B.从经济危机走向经济繁荣 C.从自由主义走向国家干预 D.从电气时代走向信息时代 23.1952年,苏共(布)十九大中央工作报告指出:“某些领导采取不正确的路线,在集体农庄内培植独立的小组,取消了生产队,这种做法实际上反对谷物耕种的机械化,结果引起了集体农庄的削弱。”这表明当时苏联 A.系统纠正集体农庄的弊端 B.农业改革取得初步成效 C.工业化推动农业高速发展 D.坚持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 24.“二十世纪初和二十世纪末之间存在的类似之处和明显的连续性给人深刻印象。”下列选项,能够论证这一观点的是 A.欧洲经济政治的一体化趋势 B.跨国公司的资本扩张 C.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 D.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第Ⅱ卷(共156分)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37~39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40~42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选择

文档评论(0)

mliaojfangw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