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历史必修二第五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0小题,共60.0分)1913年,《申报》登载的“艾罗补脑汁”广告称:“欲图一国之进步,当先使一国之人民精神日旺,思想日新,舍补脑之外另无精神思想也。故善国者必先得卫生,善谋卫生者必先得谋补脑。”由于广告成功,产品一上市就十分畅销。这反映出当时( )A. 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日益广泛B. 追求新思想成为社会时尚C. 改良社会风俗成为国民共识D. 广告成为推动文明的工具“西方的市政管理,经济模式的传人,使商埠最先脱出中国传统政治城市的模式,率先迈向近代化,沿海口岸被迫开埠被视为这些城市近代化的起始点”。这段话( )A. 认为中国近代化始于被迫开埠通商B. 解释了中国近代城市发展的根本原因C. 全面分析了列强侵略对中国的影响D. 客观评价了西方扩张的积极作用博物、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课程从清末开始列入中学课程。图显示中学自然科学课程比重的演变情况。据此,下列表述正确的是自然科学课程比重趋势图(注:1922年始专指高级中学自然科学课程)A. 1902年自然科学课程的设置标志着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启动B. 1922年自然科学课程比重体现了“五四”时期科学思潮兴起C. 1929—1936年自然科学课程比重表明国民政府重视科学教育D. 自然科学课程比重的变化反映了清末民国时期轻视人文教育1904年,上海天足会发行了书目30多种,其中包括《张尚书(之洞)劝戒缠足章程叙》、《袁宫保(世凯)劝戒缠足示》、《劝戒缠足示谕》等。对此理解正确的是国政府颁布废止缠足法令( )A. 民国政府颁布废止缠足法令B. 移风易俗借助了官方的权威C. 上海率先出现社会习俗的嬗变D. 废止缠足已为社会各阶层接受民国时期,京沪铁路公司瞄准了青年男女热衷的蜜月旅游这一市场,效仿西方推广“蜜月旅行”,使得“婚礼铁路”成为时髦的象征。这一现象反映了A. 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人人心B. 新式交通改变了人们的观念C. 对西方文化盲目肯定和效仿D. 近代中国交通的殖民地特征1896年8月梁启超等人在上海创办《时务报》时,每期仅销售4000份左右,半年后增加至7000余份,一年后达到13000余份,最多时曾销售17000多份,缔造了当时国内报纸发行量的最高纪录。这反映了( )A. 维新派利用报纸启迪民众B. 上海成为思想解放的中心C. 清政府重视舆论宣传工作D. 白话文刊物受到民众欢迎1874年《申报》刊文称赞我国当时出现的—种新事物,曰:“最是称奇一线长,跨山越海度重洋。竟能咫尺天涯路,音信飞传倏忽详。”这一“新事物”是指( )A. 铁路B. 电报C. 电话D. 电影有一篇文章回忆道,早在民国建立前一两年,家中除岁方式已然做了“维新”。“我不再奉派出去挨门磕头拜年。我从此不再是磕头虫儿。”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 戊戌变法的开展B. 社会制度的变革C. 辛亥革命的胜利D. 西方思想的影响1899年初,中国进口了几部马可尼无线电报机,安装在两广总督督署、威远等要塞以及南洋舰队舰艇上,用于军事指挥。要知道,在同一年,马可尼才刚刚说服英国邮政部建立了一个无线电报站,英国无线电通讯业务方才起步。这反映了A. 中国在科技上处于领先地位B. 新通讯技术惠及世界各国人民生活C. 中国仍处于学习器物的阶段D. 中国应用无线电报基本与西方同步下图是对某报1890年至1912年“报纸”一词出现频率的统计情况。据此判断正确的是A.近代报业发展总体上较为缓慢B. 晚清报业与政治局势关联紧密C. 清末政府大力支持报刊业发展D. 戊戌变法导致第一次舆论高峰1899年初,中国进口了几部马可尼无线电报机,安装在两广总督督署、威远等要塞以及南洋舰队舰艇上,用于军事指挥。要知道,在同一年,马可尼才刚刚说服英国邮政部建立了一个无线电报站,英国无线电通讯业务方才起步。这反映了A. 中国在科技上处于领先地位B. 中国应用无线电报基本与西方同步C. 中国仍处于学习器物的阶段D. 新通讯技术惠及世界各国人民生活以下有关报刊杂志、电影电视、互联网等传媒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报刊是印刷媒介,是最早的现代大众传播媒介B. 影视是音像媒介,在工业社会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C. 互联网是电子媒介,是信息社会的一个标志性的信息传播手段D. 这三类媒介从技术层面上说是一个逐步替代的过程1900年前后的上海、天津、汉口等租界区域,一些中下层人士热衷于“紧身窄袖半洋装”和“马夹密门绸纽扣”;知识分子与买办阶层则青睐于“金丝眼镜雕毛扇,窄袖衣衫阔领头。品海香烟龙角嘴,包车钻戒诩风流。”这表明当时A. 消费观念开始发生变化B. 阶层等级观念逐渐淡化C. 开放程度影响消费观念D. 国人服饰发生根本变化《晚清社会风尚研究》中记载,天津通商后不出十年,租界里中国人的时髦打扮已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江西政治中考专题组训练——多项选择题.docx
- 教案首页和讲稿书写规范说明.doc
- 讲课《搭配中的学问》教学课件.ppt
- 教科版八下第八周测试题.docx
- 教师水平考核基础知识部分(含答案).doc
- 教科版八年级上1.2.2测量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ppt
- 教学设计-明朝的统治-.doc
- 教学课件模板-时尚科技感.pptx
- 解读近几年吉林省中考数学试题-----数与式.doc
- 金属腐蚀中的“氯离子”现象及其本质.pdf
-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课件:13最后一次讲演-(共17张教学).ppt
-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课件:课题5.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共18张教学).ppt
- 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生物期中检测卷附答题卡.doc
- 人教版六上第六单元百分数(一)练习题一.pdf
-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活动课一:-寻找历史--教学设计.docx
-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学科导学案07030.doc
-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十课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课件.ppt
- 人教版四年级下数学第4单元小数与单位换算.ppt
-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第六、七单元检测题.doc
-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数学游戏——神奇的莫比乌斯带》教学课件.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