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第十二课.ppt

  1.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经济第十二课

* 第11课 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 一、考点整合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 1、总体小康: (1)表现(①总体上P100、②微观P100、③宏观P101)、 (2)总体小康的特点P101: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例1】至20世纪末,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对此评价正确的是( ) ①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奇迹 ②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③实现了由贫困到温饱的历史性跨越 ④国家的整体经济实力大大增强 ⑤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③④ 【例2】.根据国家统计局小康水平的分析报告,2004年西部地区实现程度为84. 18%,东部地区实现程度为97. 86%,中部地区实现程度为93. 18%。由此可见,我们目前达到的小康社会( ) A.低水平的小康社会 B.不全面的小康社会 C.发展很不均衡的小康社会 D.总体小康社会 2、全面小康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提出、特点):P101 (2)经济建设目标P102: 4个方面 (3)全面小康建设过程的特点:P103 【例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是() ①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②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发展 ③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共同进步 ④人民生活同步富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例4】(不定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经济建设方面要达到的目标是() A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到201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 B基本实现工业化,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扩大的趋势根本扭转 D.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人民生活更加富足 (二)促进小康社会的经济发展 1、树立科学发展观 (1)提出树立科学发展观的原因(片面发展经济的后果):P103 ①科学发展观是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树立科学发展观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②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速度和GDP的增加,会导致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出现“没有发展的增长”③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有利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有利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2)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及理解:P103-104?? (3)提出树立科学发展观的意义(P104 教材有改动):牢固树立并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就能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就能更加卓有成效地推向前进。 【例5】.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 ①单纯追求经济的增长速度 ②坚持以人为本 ③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④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例6】.《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第八条规定:国家大力推行节约用水措施,推广节约用水新技术、新工艺,发展节水型工膝业、农业和服务业,建立节水型社会。据此回答。我国水法的上述规定体现了我国() A.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 B.坚持全面的发展观 C.坚持协调的发展观 D.坚持可持续发展观 【例7】在中国经济系统和循环体系构建的过程中,一方面要加强绿色经济系统、绿色循环体系和循环经济基本理论的研究;另一方面要注重我国各地区的绿色制度政策创新体系、绿色科技支撑体系、法律保障体系、绿色经济激励体系、绿色监督管理体系、绿色评价预测体系和人才技术绿色培训体系的建立,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绿色经济持续发展。(注:循环经济是一种“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与和谐发展”的经济发展模式。) (1)简要说明发展绿色经济和循环经济的经济学意义。 (2)有人认为:“衡量经济建设成就的唯一指标是GDP的增长。”对此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1)有利于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有利于促进科技进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有利于经济结构的调整,走新型工业化之路,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2)此观点是不科学的。因为单纯追求经济的增长速度、GDP的增加,甚至把GDP作为衡量建设成就和成绩大小的唯一指标,往往会带来一系列让会问题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