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高三历史必修三第五单元练习推荐.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三历史必修三第五单元练习推荐

高三历史必修三第五单元练习09.24 一.选择题 1.上海师范大学教授萧功秦指出,中国人中的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并不是人权与自由的启蒙意识,而是这种为民族生存而激发的以务实地摆脱危机为目标的避害趋利意识。据此理解,“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是指 A.明末清初的“工商皆本”意识 B.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 C.洋务运动的“中体西用”主张 D.义和团运动的“扶清灭洋”口号 2.魏源在《海国图志》中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同时又认为“万里一朔,莫如中华”。据此可以认为魏源 A.推动了东方国家对西方世界的了解 B.引发了19世纪40年代中国社会学习西方的热潮 C.开始关注西方世界的同时仍然抱持文化优越感 D.在遭受西方列强侵略时不失民族气节 3.《海国图志》是中国第一部介绍西方历史地理、社会风俗的著作,但在当时的中国此书的印数不超过一千,后被列为禁书。但在后来的日本此书被翻印几十万册,成为当时日本学习西方的启蒙读物。据此,我们在分析此书的历史影响时,需要注意的事项有( ) ①分析书籍的内容 ②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 ③书籍的印数与读者的数量范围 ④书籍的知识缺陷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HYPERLINK / HYPERLINK / 4.右图为《点石斋画报·快枪述奇》描绘的洋务企业“金陵机器制造局”试验武器的情景。图中三人为:官员郭月楼和徐仲虎,工首唐履堂。图中文云:“工首……匠心运用,造成快枪。”从图文可以得出的信息是 ①晚清官府推动洋务军事工业 ②洋务产品足令洋人为之汗颜 ③“师夷长技”思想的具体实践 ④标志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诞生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5.下面的史料中,数字符号表示部分句读的位置。其中句读错误的是 西人立国具有本①末虽礼乐教化远逊中华②然其驯致富强具有体③用育才于学堂论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同心务实而戒虚④谋定而后动此其体也轮船大炮洋枪水雷铁路电线⑤此其用也中国遗其体而求⑥其用无论竭蹶步趋常不相及⑦就令铁舰成行铁路四达果足恃欤 A.①②⑥?? B.①③⑥?? ?C.②④⑤?????? D.③④⑦ 6. 1897年,一代经学大师俞樾对生徒慨叹:“最近三年中,时局一变,风气大开,人人争言西学。”此时“人人争言西学”侧重于 A.学习科学技术 B.仿行西方制度 C.倡导实业救国 D.创办新式教育 7.戊戌变法期间,湖南《湘报》发表了《醒世歌》:“若把地球来参详,中国并不在中央,地球本来是浑圆物,谁是中央谁四旁。”这首诗歌所表达的主要思想是 A.提倡维新变法 B.鼓励人们向西方学习 C.宣传科学救国 D.劝导国人放弃天朝观念 严复翻译的西学著作《天演论》《原富》《法意》 严复翻译的西学著作 《天演论》 《原富》 《法意》 《群己权界论》 …… A.宗教文化 B.科学技术 C.社会理论 D.文学艺术 9. 1902年梁启超在《新民说》里谈到国家与政府的关系:“国家如一公司,朝廷则公司之事务所……朝廷由正式成立者,则朝廷为国家之代表,爱朝廷即所以爱国家也。朝廷不以正式而成立者,则朝廷为国家之蟊贼,正朝廷乃所以爱国家也。”这段话 A.宣传了实业救国思想 B.抨击了民主革命言论 C.反映了社会契约精神 D.提出了救亡图存要求 10. 1902年4月,梁启超在给康有为的一封信中明确表示:“满清政府已百事腐败,久已毫无希望,破坏主义终不免;愈迟则愈惨,不如趁早。唤起民族精神讨满,是今日中国最适宜的主义”。这表明梁启超 A.拥护三民主义 B.主张维新变法 C.赞成民主共和 D.倾向民主革命 11.下列表格中的言论客观反映了当时不同政治派别的思想倾向,其共同诉求是 李鸿章 “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资,自强之本。” 郑观应 “西人以商为战,欲制西人以自强,莫如振兴商务。 章太炎 “公理之未明,即以革命明之;旧俗之俱在,即以革命去之。 梁启超 “共和政治,非国民继续的觉悟努力,万万不会维持。” A.推动中国近代化,挽救民族危机 B.向西方学习,实行民主政治 C.实现中国工业化,自强求富 D.启蒙与救亡并重 12.某学者曾提及:一群志趣相投者“生育于此种‘学问饥荒’之环境中,冥思枯索,欲构成一种‘不中不西即中即西’之

文档评论(0)

aena4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