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主题班会]议论纷纷话节俭推荐
议论纷纷话节俭
活动目的:
针对本班同学家境优越、头脑中没有节俭意识,浪费现象严重,召开本次班会,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消费观念和是非观念。
活动准备:
1.学生自己动手调查:全班同学所穿的鞋的价格;三年初中生活的花销。
2.捜集剪接成语、格言等资料。
活动纪实:
甲:节俭,一个古老的话题,五千年的文明史,先辈把它代代传递。
乙:节俭,一个不老的话题,市场经济赋予它新的含义。
甲:新的内涵我们中学生要来诠释。
乙:新的理念给我们提出新的课题。
甲:现在我宣布《议论纷纷话节俭》主题班会现在开始开会!
乙:首先,由班长 同学向大家介绍本次班会的目的和意义。
班长:为了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实施纲要》,提高我们中学生文明道德素质,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以节俭为专题话题的主题班会。会前,同学们进行了大量的调查咨询,展开了广泛的讨论、议论。班主任于老师说:节俭这个话题,对我们这些人称“贵族中学”的实验初中的学生来说,更具有不同寻常的意义。会前的纷纷议论,今天我们要拿到会上议论纷纷,以求有一个明晰的认识。对节俭这个古老的话题有一个全新的理解,给节俭一个应有的定位,从而指导我们的节俭行为,使我们成为品格高尚,人格健全的中学生。
班会由三个单元组成:第一、节俭概念理解,第二、不同意见的议论,第三、谈对班会的感受与收获。预祝班会圆满成功!
甲:现在进入第一个单元:概念理解,大家可以一一列举古今中外关于节俭的名言警句或例证,请!
同学1:“节俭”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里解释为:用钱等有节制、俭省。唐朝婉约派诗人李商隐说:“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他总结了“开国起家,莫不由于祖父之勤俭;败国之家,莫不由于子孙之奢惰”,大量史料指出了节俭于国于家的重大意义。
同学2:清代徐荣说:“街头庙角褴褛身,半是当年奢靡人”。明史的《后妃列传》说:“娇纵生于奢侈,危亡起于细微”,是从反面指出了奢侈浪费的危害,节约俭朴的重要意义。
同学3:节俭不但于国于家大有裨益,也与个人得失休戚相关。明代钱琦说:“俭则可以成家,俭则可以立身”;宋朝司马光也指出:“以俭立名,以侈自败”、“不勤不俭,无以为人上也”。
同学4:古人于节俭的名言很多,如:“惟俭可以惜福,惟俭可以养廉”,又如:“成家之道,日俭与勤”,再如:“奢者心常贪,俭者心常富”。
同学5:关于节俭的例证也很多。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勤俭治国,终成一代霸主;汉文帝提倡节俭,轻徭薄赋,开创文景之治;隋炀帝为观琼花,修运河,建行宫,引来了隋末农民起义的烈火;慈禧太后每餐千两白银,耗尽民脂民膏,敲响了清朝灭亡的丧钟。这都说明“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同学6:主持人,我能说两句吗?
乙:请讲。
同学6:谢谢。今天召开的是主题班会,不是历史课,也不是古文课;可你看刚才大家说的都是什么呀?堆砌些名言警句,罗列些帝王将相,我们好像掉进了马王堆。现在是公元2003年了,千万不能再用一、二千年前帝王将相的尘封往事来开我们新世纪中学生的玩笑啊。
同学5:历史是今天的镜子,以史为鉴,学史明志嘛。今天是从历史延续下来的,咱们谁也不是从盘古开天辟地的远古一下子来到新世纪的,说什么“掉进马王堆里”,你看我们谁长的像兵马俑?
同学6:你不像,当然大家都不像,我不是那个意思,我是说……
甲:好啦,你们的争论把班会进程提前了,下面会议进入第二单元,交流不同意见,议论开始!
同学7:我来说说,让我们从马王堆里跳出来,说说实验班的事。我切换几组镜头供同学们扫描:水龙头哗哗响无人问津;人去楼空可教室里灯火阑珊;学校发的整套练习本锁在小柜里睡大觉,而同学们又另买一套,并且只用了几页便扔进垃圾桶;平时擦手不是经久耐用的手绢,而是一次性的面巾纸。这是前几天我们班从一楼搬到二楼时被同学们扔掉的书包,更有甚者,将刚带了一天的手表也扔掉了。食堂餐桌上,咬了几口的馒头扔的满桌皆是;成盒的米饭、炒菜,没吃几口就倒掉、扔掉……我想不用再放大广角,这几组镜头,都是节俭的逆光照面,模糊的逆光背影里,我们扔掉的是什么?我们扔掉的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扔掉的是如同学1所说的“祖父之勤俭”,表露的是“子孙之奢惰”,长此以往,则是“不勤不俭,无以为人上也”。
同学8:我来剖析一下你的“模糊不清”的几组逆光镜头吧。你说馒头吃不了,不扔怎么办?难道送到灾区捐献失学儿童吗?你说剩菜吃不了,不倒怎么办?难道送到五保户扶助孤寡老人吗?照你这么说,衣服破了还要打补丁穿上吗?书包坏了还要穿根绳子背上吗?现在是改革开放的年代,你这不是丢中国人的脸吗?至于水龙头哗哗作响无人问津,那是上课没人听见;人去楼空灯火阑珊,那是值班老师没尽到责任;再说使用面巾纸,那不很正常吗?我们这个年龄谁不追求潇洒,谁不追求时尚呢?
同学7:你刚才说的这些,我不敢完全苟同,忘记了关灯、关水龙头,是我们头脑中没有节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