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污水生物处理汇
第9章 污水生物处理 我国的水资源形势: 城市和农业缺水十分严重; 全国80%水域,45%地下水,90%以上的城市水域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第一节 概 述 一、污水处理过程的五个阶段: 预处理(preliminary treatment) 一级处理(primary treatment) 二级处理(secondary treatment) 三级处理(tertiary ) 污泥处理(sludge treatment) 预处理(preliminary treatment) 去除粗砂粒、大的固体物、漂浮物和油污。 一级处理(primary treatment)又称沉淀处理(sedimentation) 悬浮固体以污泥的形式去除; 去除70%~80%的悬浮固体、25%~40%的BOD5, 减轻后续处理的负荷、提高处理效果。 二级处理(secondary treatment) 又称生物处理(biological treatment) 主要利用构筑物内或特定外境中的微生物去除水中溶解的或胶体状态的有机物; 去除80%~95%的BOD5,使城市污水BOD5下降到30mg/L以下。 三级处理(tertiary ) 又称高级处理(advanced treatment) 通过活性炭吸附、臭氧消毒和生物脱除等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方法去除氮磷营养盐、难降解物质、病原体等污染物。 污泥处理(sludge treatment) 将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经过脱水、稳定和处置。 二、生物处理的优点和基本类型 1、生物处理的优点 ①效率高 普通活性污泥水处理厂, 每立方米曝气池每天可转换1~2kg干有机物,100倍于森林。 ②效果好 BOD去除率90%~95%,COD去除率60%~70%。 ③适用范围广(微生物多样性特点决定) ④成本低、运行费用少; ⑤可处理的水量大,方法成熟 生物处理是废水二级处理的首选方法 2、生物处理的基本类型 生物处理的方法很多 三、生物处理的作用机理 1、吸附作用(absorption) 微生物生态系统中可能起着主要作用。 微生物吸附去除废水中的一些不可降解的污染物,如合成有机物、金属盐类以及一些放射性物质。 2.生物氧化和细胞合成作用 微生物酶的作用完成生物氧化和细胞合成作用 一、活性污泥法的特点 (一)活性污泥概念 以好氧性细菌为主体的微生物和水中的悬浮物质、胶体物质混杂在一起形成的肉眼可见的絮状颗粒。 颗粒大小约0.05~0.5mm,表面积为20~100 cm2/mL,比重约1.002~1.006,静置时能立即凝聚成较大绒粒而沉降。 絮状体一般呈黄褐色,也有呈深灰、灰褐,灰白等色,与水质不同有关。 通过以活性污泥或生物膜形式存在的微生物旺盛的代谢活动,氧化分解有机污染物,使污水净化。 活性污泥具有良好的沉降性能,使处理水与污泥分开,达到净化的目的。 (三)活性污泥的特征 氧化分解有机物能力强 活性污泥是多种微生物和有机物颗粒的聚集体,分解、 氧化有机物的能力 pH缓冲性强 活性污泥中有机物含量高,表面基团多,有很强的pH缓冲性能。 沉降性能好 在污水处理过程中,活性污泥能将一些金属离子吸附,胶体电荷被破坏,凝集成团,在重力作用下快速沉淀。 (四)活性污泥法处理的类型 1)推流式曝气处理:废水与活性污泥同时进 入长方形曝气池 2)完全混合曝气:回流污泥直接进入曝气池 3)接触氧化稳定法。 4)分段布水推流式活性污泥法。 5)氧化沟式活性污泥法。 (五)活性污泥中的生物组分 1、细 菌 起主导作用,活性污泥中有多种细菌; 主要的优势种有:产碱杆菌属、芽孢杆菌属、黄杆菌属、微球菌属、假单胞菌属和动胶菌属以及球衣菌属等。 活性污泥中,细菌大多数以菌胶团的形式存在,呈游离状态的较少; 生枝动胶菌是最早发现的菌胶团形成菌; 埃希氏菌属、假单胞菌属、产碱杆菌属、芽孢杆菌属的一些菌株均可以产生菌胶团。 在活性污泥中的一些丝状细菌,如球衣菌属、贝日阿托氏菌属和硫发菌属等,附着在菌胶团上或与之交织在一起,成为活性污泥的骨架。 2、真菌类 青霉属(Penicillium) 头孢霉属 (Cephalosporium) 枝孢属(Cladosporium) 镰孢霉(Fusarium) 地霉属(Geotrichum) 假丝酵母屑(Candida) 红酵母属(Rhodotorula) 3、原生动物 纤毛虫类 :游泳型和固着型 鞭毛虫类 肉足虫类 4、后生动物 轮虫类(rotifers) 线虫类(nematodes) (五)活性污泥微生物演替和指示生物 1、异养细菌和原生动物的演替 2、活性污泥系统中原生动物的演替 3、指示生物 (六)活性污泥法的影响因素 水中溶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