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峡两岸传统文化研讨会暨地区课题中期评估大会的总.docVIP

在海峡两岸传统文化研讨会暨地区课题中期评估大会的总.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在海峡两岸传统文化研讨会暨地区课题中期评估大会的总

在海峡两岸传统文化研讨会暨地区课题中期评估大会的总结发言 中央教科所《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课题组 何莲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各位来宾 : 中央教科所《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课题组“海峡两岸传统文化研讨会暨地区课题中期评估总结大会”,经过三天紧张而有序的工作, 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即将落下帷幕。会议期间福建省中语室陈峰主任由于高考备考不允许外出,无法到会。她让我转告她的问候,并预祝我们的大会圆满成功!湖北省教研室中语室主任、著名特级教师秦训刚老师,海南省中语会理事长、海南省教育研训院教研室中语室主任、苏盛奎老师,江苏省教研室主任朱茫茫老师为我们发来了贺信,让我们备感亲切,深受鼓舞。在此,我谨代表课题会务组和来自全国的与会老师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几天来,虽然天气有些阴霾,但在晋江市教师进修学校的大力支持下,中央教科所《传统文化与语文》课题组与来自全国各地的语文教育精英与晋江市子江中学晋江市平山中学的全校师生上下同心在美丽,典雅、壮观的子江校园谱写了一曲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壮丽凯歌。几天来在子江中学董事长柯子江先生的全力支持下,黄警尘、余显华两位老校长和晋江市平山中学的王劲松校长亲历、亲为,俞向斌主任周密部署、亲自担当主持人。同时为了办好这次会议,子江中学课题组长王良记老师、平山中学课题组长易晓红老师和这两所实验学校的全体实验教师付出了艰辛的努力,洒下了辛劳的汗水。在不影响给学生上课的情况下,利用休息时间,将他们课题科研成果整理编撰出来,为了赶到会议期间和全国来的老师交流。他们常常忙到深夜。第二天,披着朝霞照常默默的耕耘。他们用生命在领悟传统文化的精华,他们用真情来交流教书育人的感悟!那用心血交织成的《守望》《溯源》《回归》《民族英雄郑成功》《走进传统 修养自我》“守耕特刊”、《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课题进平山的纪实宣传片,“以秉承传统走向和谐”为主题为我们与会的老师准备了一道道“精神大餐”,无不让我们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无限感召力。用学子的回音壁来回答老师的那份真情:“用心编制的书,我们会用心欣赏”、“走进传统,让我们看清历史;修养自我,让至理改变我们”。学生的明理,是对老师最好的奖赏。让我们真的好感动。 在“守耕”特刊上,王劲松校长和我们说“扎根传统文化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坚实根基,是学校强劲生命力的体现。愿我校《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课题研究为造就幸福人生拓宽道路,愿每位守耕者自觉追求德高为师,身正为范不言自教之境界。愿全体教师为学而教,为人而教,让从平山中学走出的学子们背上成才先成人的智慧背囊,一分一秒珍惜光阴,一点一滴储备成功,稳健走向美好明天。”我想这代表了我们全体为人师者的共同心声。 在此,我谨代表课题会务组和来自全国的与会老师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让我们大家以热烈的掌声表示敬意和感谢! 晋江——中国的名牌之都,来自海峡两岸的学者和全国各地教育精英聚集在这里,共同探讨传统与现代,传统与语文,传统与育人完美结合的方式方法,探求最佳途径,一起学习、交流走进传统,必能修养自我,升华教育生命的良策,这次盛会是我们共创的自豪和荣耀!这次盛会是炎黄子孙承续古圣先贤智慧,华夏文化文明的最好印证!海峡两岸同根同缘,同宗同源,任时光推移,中华精神永恒。 这次大会是一次学习的大会 , 一次交流的大会 , 一次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会。大会达到了预期目标 , 开得非常成功。其特点: 一、专家引路 深化课题 让传统与现代对接 王财贵教授的学术报告深入浅出的告诉我们《经典》是人生智慧的的源头,是为人处事的准则,要修身养性,通达事理,以此最为便利。并用很多的实例证明了读经与儿童智力的开发,为孩子们终身良好习惯的养成与文化素养的奠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我们也领略到王财贵教授这位可亲可敬的师者,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所付出的艰辛。几年来,他在台湾、美国、东南亚及大陆演讲1000多场,掀起了全球华人地区“儿童读经”风潮。我们深信他的报告也必将会掀起我们实验学校师生新一轮的“读经”风潮。 来自上海和湖北的两位特级教师黄玉峰老师和余映潮老师分别为我们做了示范课和报告。两位老师都已过退休之龄,却还在为语文教学奉献着自己的一份心力,其精神确实足以令人动容。 两位老师分别执教了《阿房宫赋》和《行路难》 作为高中语文的基本篇目,这两篇课文大家都是耳熟能详了,但在两位名师的手中,却开出了别样的花,也令我们有了别样的感受。 黄老师执教的是杜牧的《阿房宫赋》。其开篇即令人觉得不同一般。他让学生听自己的范读,之后请学生说说听读此篇的感受。学生纷纷说自己的感受,诸如愤怒、悲愤、惋惜等,而黄老师则摆出自己第一次读此文的感受——惊悚。之后,黄老师引领学生逐句逐段理解、朗读课文,把对课文的理解引向深入。 余映潮老师执教李白的《行路难》。真是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在

文档评论(0)

f8r9t5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0005407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