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整理】弧菌和弯曲菌病征分析.ppt

  1. 1、本文档共6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8年整理】弧菌和弯曲菌病征分析

弧菌和弯曲菌 医学检验系临床微生物及免疫学教研室 第一部分 弧 菌 概 述 弧菌科(Vibrionaseae)包括一群氧化酶阳性、具有端极鞭毛、动力阳性的细菌,有4个菌属,其中,弧菌属是一群氧化酶阳性,发酵葡萄糖,对弧菌抑制剂O/129(二氨基二异丙基喋啶)敏感的细菌。 弧菌属(Vibrio)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尤以水中为多,有100多种。主要致病菌为霍乱弧菌和副溶血弧菌(致病性嗜盐菌)。前者引起霍乱;后者引起食物中毒。 霍 乱 弧 菌     霍乱弧菌(V.cholera)是人类霍乱的病原体,霍乱是一种古老且流行广泛的烈性传染病之一。曾在世界上引起多次大流行,主要表现为剧烈的呕吐、腹泻、失水,死亡率甚高。属于国际检疫的烈性传染病。 霍乱弧菌包括两个生物型:古典生物型(Classical biotype)和埃尔托生物型(EL-Tor bio-type)。这两种型别除个别生物学性状稍有不同外,形态和免疫学性基本相同,在临床病理及流行病学特征上没有本质的差别。自1817年以来,全球共发生了七次世界性大流行,前六次病原是古典型霍乱弧菌,第七次病原是埃尔托型所致。  1992年10月在印度东南部又发现了一个引起霍乱流行的新血清型菌株(0139),它引起的霍乱在临床表现及传播方式上与古典型霍乱完全相同,但不能被01群霍乱弧菌诊断血清所凝集。该菌株在水中的存活时间较01群霍乱弧菌长,因而有可能成为引起世界性霍乱流行的新菌株。 一、生物学性状 (一)形态染色 霍乱弧菌呈弧形或逗点形态,大小为1.4~2.6×0.5~0.8μm。革兰氏阴性菌,菌体一端有单根鞭毛和菌毛,无荚膜与芽胞。 取霍乱病人米泔水样粪便作活菌悬滴观察,可见细菌运动极为活泼,呈流星穿梭运动。 (二)培养特性 霍乱弧菌为需氧或兼性厌氧菌; 营养要求不高,耐碱不耐酸,在pH8.8~9.0的碱性蛋白胨水或平板中生长良好。因其他细菌在这一pH不易生长,故碱性蛋白胨水可作为选择性增殖霍乱弧菌的培养基; 在碱性平板上菌落直径为2mm,圆形,光滑,透明。 常用的选择培养基为硫代硫酸盐-枸橼酸盐-胆盐-蔗糖琼脂平板(TCBS),霍乱弧菌在其中可形成较大的菌落,因发酵蔗糖产酸而使菌落呈黄色。 (三)生化反应 两个生物型的霍乱弧菌都能分解甘露醇、葡萄糖、蔗糖、麦芽糖,产酸不产气。迟缓发酵乳糖,不分解阿拉伯糖。 氧化酶、明胶酶试验均阳性。 能产生靛基质,霍乱红反应阳性 El Tor型霍乱弧菌与古典型霍乱弧菌生化反应有所不同 El Tor型V-P试验为阳性,能产生强烈的溶血素,溶解羊红细胞,在血平板上生长的菌落周围出现明显的透明溶血环, 古典型试验V-P试验为阴性,不溶解羊红细胞。 个别EL Tor型霍乱弧菌株亦不溶血。 2.分群和分型: 根据O抗原的特异性,可将霍乱弧菌分成139个血清群。 根据是否与O1抗血清凝集分两大群, 凡能与O1群抗血清发生凝集的称为O1群霍乱弧菌; 凡不被O1群抗血清凝集的其它血清群统称为非O1群霍乱弧菌。 生物型:O1群霍乱弧菌有古典生物型和E1 Tor 生物型之分,两个生物型具有相同的血清型。我国流行以El Tor、小川型霍乱弧菌为主。 噬菌体分型: 对噬菌体的敏感性进行分型,其中较为实用的是第Ⅳ组和第Ⅴ组噬菌体。 (五)变异性: (六)抵抗力 霍乱弧菌古典生物型对外环境抵抗力较弱,EL-Tor生物型抵抗力较强。 霍乱弧菌对热、干燥、日光、化学消毒剂和酸均很敏感,耐低温,耐碱而不耐酸。 霍乱弧菌对链霉素、氯霉素和四环素敏感,但El Tor生物型对一定浓度的多粘菌素B及庆大霉素有耐药性。 二、致病性和免疫性 1.致病物质 (1) 鞭毛、菌毛、粘液素酶 (2) 霍乱肠毒素(cholera enterotoxin) 霍乱肠毒素本质是蛋白质,不耐热。对蛋白酶敏感而对胰蛋白酶抵抗。 该毒素属外毒素,具有很强的抗原性。 致病机理 2.所致疾病 引起烈性肠道传染病的霍乱,为我国的法定传染病(甲类),表现为剧烈的上吐下泻,导致严重的脱水、酸中毒、痉挛、尿闭、休克和死亡。 人类在自然情况下是霍乱弧菌的唯一易感者,主要通过污染的水源或饮食物经口传染(粪口途径)。患者出现上吐下泻,泻出物呈“米泔水样”,并含大量弧菌,此为本病典型的特征。 3.免疫性 患过霍乱的人可获得牢固的免疫力,再感染者少见。 病后小肠内可出现分泌型lgA。 三、微生物学诊断 由于霍乱流行迅速,且在流行期间发病率及死亡率均高,危害极大,因此早期迅速和正确的诊断,对治疗和预防本病的蔓延有重大意义。 (一)标本采集: 标本以粪便为主, 一般米泔水样便采取1-3ml,成形便采取蚕豆大小。 在某些情况下,亦可采取呕吐物和尸体肠

文档评论(0)

wnqwwy2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14141164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