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广东高考学业水平测试历史必修3课课练
广东高考学业水平测试历史必修3课课练
*(本书带*号题为A级冲刺题)
课时26 “百家争鸣”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考点扫描
基本知识:诸子百家;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及重要意义;孔子、孟子和苟子等思想家的主张及儒家思想的形成。
重点: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社会原因和历史意义;孔子、孟子、荀子思想的主要内容。
过关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老子
2.孔子思想博大精深,他的思想体系的核心是
A.“仁”和“礼” B.“仁者爱人”
C.“克己复礼” D.“为政以德”
3.孔子的教育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体现学习方法的是
A.“有教无类” B.“当仁不让于师”
C.“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D.“温故而知新”
4.孟子和荀子都是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在他们的思想中截然相反的是
A.人性善恶 B.是否实行仁政
C.是否主张“礼” D.是否追求气节
5.孔子“有教无类”思想在当时社会具有很大的进步性,主要是因为
A.适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 B.扩大了教育对象的范围
C.稳定社会秩序 D.根本上提高了百姓的素质
6.下列属于孔子思想体系的是
①“仁”和“礼” ②“为政以德”
③“守静”“以弱胜强” ④“克己复礼”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7.下列著作中不属于“五经”的是
A.《乐》 B.《诗》 C.《书》 D.《礼》
8.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原因不包括
A.铁器和牛耕推动生产力迅速发展,传统的礼法秩序受到猛烈冲击
B.各国竞相改革需要理论的指导
C.一批士人冲破礼法的束缚,对各种问题提出了不同的见解
D.儒家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尚未确立
9.汉武帝即位后,接受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主要目的是
A.树立自己的权威 B.发展大一统事业
C.镇压地方割据势力 D.发展经济
10.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的标志是
A.汉武帝时候科举制度的创立和健全
B.太学的建立
C.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思想
D.汉武帝“举贤良对策”的实施
二、材料解析题
11.
材料一 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一《论语?阳货》
材料二 孟子曰:“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 ——《孟子?告子上》
材料三 荀子曰:“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用此观之,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
——《荀子?性恶》
材料四 告子曰:“人性之无分善不善也。” ——《孟子?告子上》
想想看,上面关于“人性”的几种看法,你认为对不对?为什么?你怎么看这个问题?
三、问答题
*12.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至今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请回答:
(1)结合所学的知识,概括孔子的教育思想。(提倡不拘泥于课本的知识要点)
(2)在这些教育思想中对你启发最大的是什么?说明你的理由。
(3)学以致用,提高我们解决问题的能力,服务于现实社会是我们的最终目的。我们在吸收传统文化精华的时候,应该注意哪些问题?(思路应开阔,多角度分析,言之有理)
课时27 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和明清之际的思想活跃局面
考点扫描
基本知识: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宋明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即宋明理学及其代表人物;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的主张;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
重点:董仲舒新儒学思想主张;西汉教育制度的初步建立;程朱理学和王阳明心学的基本内容;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的主要进步思想。
过关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理学的集大成者是 A.程颢 B.程颐 C.王阳明 D.朱熹
2.理学对先秦儒学的继承主要表现在
A.“仁”和“礼” B.“为政以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屋顶分布式光伏电站设计及施工方案设计.docx VIP
- 1.关于XX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五年中长期发展规划(详细版).pdf VIP
- 苏科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复习题.docx VIP
- 2025年成都兴城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人员招聘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软件开发团队项目管理流程与规范.doc VIP
- 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暨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 本币市场交易员培训教材 基础知识篇.docx VIP
- 肯尼亚马赛马拉国家野生动物保护区非洲的自然乐园.pptx VIP
- LTC流程设计与说明PPT课件.pptx
- 生物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pdf VIP
- 08BJ3-2外装修标准图集.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