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南戏与琵琶记.pptVIP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宋元南戏与琵琶记

宋元南戏与《琵琶记》 * * 南戏是南曲戏文的简称,原是浙江温州一带的地方剧种,早在北宋末年已开始在江浙等地域流行,当时叫做“温州杂剧”或“永嘉杂剧”。是一种与北杂剧体制有明显不同的综合性表演体系。 南戏与杂剧在体制上的区别 第一,杂剧分折,一本杂剧一般是四折一楔子,篇幅紧凑,情节集中;南戏分场,或叫“出”,一般以人物出场、下场为界限,篇幅可长可短,但一般都比杂剧更长。 第二,杂剧每折限用一个宫调的曲牌,要求一韵到底;南戏的一出里面可以用不同的几套曲子,而且可以自由换韵。 第三,杂剧有旦本戏、末本戏之分;南戏没有一定之规,各种角色都可以参加演唱,还可以合唱、对唱、轮唱,而且,杂剧一般是先白后唱,南戏则是先唱后白。另外,杂剧的角色行当归为末、旦、净、杂,是几个类别;而南戏叫做“生、旦、净、丑”,只是一些角色,出场人物一般比杂剧少。 第四,音乐风格不同,杂剧音乐采用“北曲”,主要在诸宫调的基础上形成,有七声音阶,节奏急促,风格朴实;南戏则主要借重东南沿海一带的民歌曲调,诸如“村坊小曲”、“里巷歌谣”一类,包括吸收一些宋词的调式,因而总体上属于“南曲”系统,有五声音阶,节奏舒缓,风格轻柔婉媚。 徐文长《南词叙录》:“听北曲则神气鹰扬,有杀伐之气;听南曲则流丽宛转,有柔媚之情。” 《荆钗记》、《刘知远白兔记》、《拜月亭记》、《杀狗记》,即所谓荆、刘、拜、杀四大院本,又叫南戏四大传奇,是元末明初较为成熟的南戏剧本。 琵琶记.糟糠自厌 人物形象——蔡伯喈 赵五娘 情节结构——双线并进 戏剧语言——本色而文采

文档评论(0)

f8r9t5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0005407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