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法讲稿.doc

  1. 1、本文档共5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法讲稿

第一章 思想政治课的性质、功能和理念 第一节 思想政治课的性质、功能 一、思想政治课的性质 (一)思想政治课性质认识的发展 思想政治课的性质是什么?长期以来,人们一直争论不休。人们对思想政治课性质的认识,归纳起来主要有五种观点:智育说、德育说、德智兼容说、思想政治教育说、公民教育说。 自建国至20世纪80年代,该课程在我国一直以“政治课”命名,80年代以后更名为“思想政治课”,这反映了我国教育界对该课程性质的主导性认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们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参与程度日益增强。作为基础教育的中学思想政治课,应当主动顺应这一要求,自觉地把现代公民素质教育作为自己的目标定位。同时,伴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化,该课程的综合性、人文性、实践性发展趋势的日益明显,要求人们对该课程的功能进行全面的认识和实践。 由此,1996年《全日制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和2001年《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思想品德课和初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对该课程的性质进行了新的界定:思想政治课是对中学生进行公民品德和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以及有关社会科学常识教育的必修课。这一界定虽然将公民品德教育放在任务序列的首位,但由于他把“公民品德教育”和“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及有关社会科学常识教育”两个任务作了并列式的描述界定,又在分类目标中将“知识目标”列于教学任务序列的首位,这很容易导致人们对该课程性质的认识的争议和实践的分歧,因而它很难指导人们把握该课程的根本任务。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该课程的改革发展和对其核心教育功能的认识和实现。同时,这一界定对思想政治课程形态和类型的定义也过于狭隘,仅仅把思想政治课定位于“必修课程”等,对思想政治课的改革与优化都极为不利。然而,这一界定突出了公民思想品德教育的首要地位,为我们理解当代思想政治课的性质提供了新的思路。 2003年《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04年《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稿)》在总结思想政治课教改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十六大精神和《公民道德建设纲要》以及基础教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从我国社会现代转型和中学生成长的而需要出发,确立了思想政治课要立足于现代公民素质教育的新理念,将初中思想政治课更名为“思想品德课”,并以现代公民教育理念为指导对对思想政治课的性质和任务进行了新的界定。 《初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本课程是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一门综合性的必修课程”,“帮助学生学习做负责任的公民,过积极健康的生活是本课程的追求”;本课程“以加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为主要任务,帮助学生提高道德素质,形成健康心理品质,树立法律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与社会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弘扬民族精神,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好公民奠定基础”。 《高中课程标准》指出:“高中思想政治课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观点教育,以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常识为基本内容,引导学生紧密结合与自己息息相关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经历探究学习和社会实践的过程,领悟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切实提高参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逐步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终身发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质基础。”这就是说,高中思想政治课是一门以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为核心价值,以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社会认知和参与现代社会生活能力为基本内容,以培育公民思想政治素质为培养目标的课程。 可见,新课标对思想政治课的性质、任务的界定,既体现了现代公民素质教育的而一般理念,又体现了鲜明的中国特色,凸显了我国思想政治课公民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同时,强调了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民族精神和优秀文化培养学生”。与旧课表相比,其核心教育理念发生了重大变化,从单一的政治教育走向现代公民素质教育。 (二)思想政治课性质的内涵及特点 1、思想政治课性质的内涵 “现代教育不仅要培养治国的官吏和精英人才,更重要的是树立国民的国家意识,培养合格的公民。”现代公民教育不是传统德育名词的简单更换,而是标志着我国传统的与历史性转型。它是以公民的本质特征作为基础和核心而建立起来的新型教育它至少包含三个相互联系的教育内容:(1)培养公民对国家制度、法律制度的合理认同,意识到作为一个公民必须对国家和社会具有不可剥夺的权利和不可推脱的而责任,其核心是一种社会主体意识的培养;(2)培养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观念,懂得不尽义务的权力是一种特权,不享有权利的义务必然导致盲从和被奴役,

文档评论(0)

almm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