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民间融资与金融伦理关系初探
民间融资与金融伦理关系初探
民间融资与金融伦理关系初探
民间借贷作为一种社会经济现象.在我国至少已有三千多年的历
史.最早的文字记载可上溯到《周礼》:”听称责以傅别.”所谓”称责”就是
借贷.中国的民间借贷发生既早,则必有其深刻的原因在.这原因就在于
中国长期的农业社会基础上形成的以儒家道德为核心支撑的社会伦理
结构.
民间融资的一般状况
民间融资属于正式金融体制范围之外的民间借贷.它游离于国家
有关机关批准设立的金融机构之外.广泛存在于城乡个体经济之间,个
体经济与城乡居民,城乡居民与城乡集体,乡镇经济之间它处于政府的
金融制度安排之外.良莠不齐.既对社会生产发展(尤其是农村地区)产
生过巨大推动作用.也产生过危害较大的案例.所以非法民间金融是政
府历次金融整顿与严厉打击的对象但是.由于存在着巨大的现实需求
和合理性.民间金融有着旺盛的生命力据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吴晓灵
在”2005中国宏观经济走势与产业发展高层论坛”上披露.我国民间融
资测算为9500亿元.占CDP6.96%左右(《中外企业家)2006年第三期
P56)这说明,民间融资已成为支撑我国多元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因素
因此.探索民间金融发展的脉络.探究民间金融发展的制度支撑与道德
伦理规制.从而寻找适合我围当前国情——尤其是大中城市之外的农村
地区国情的金融发展道路.建立覆盖中国最广大地区的金融体制.推动
经济的持久进步.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民间融资中伦理规制的历史发展
我国民间融资中的伦理规制经历了两个发展层次.或者说是阶段.
第一层次:朴素道德伦理规制阶段~前传统层次:第二层次:伦理制度
化规制阶段——传统层次第一层次:前传统层次.在这个层次,金融活
动的开展主要依靠人们之间朴素的道德伦理进行规制.在金融活动中占
据核心地位,发挥核心作用的是金融活动主体对人类基本道德伦理的普
遍认同.以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道德伦理对金融活动主体的自然约束.
这些基本的伦理包括诚信,互惠互利等.而这些能够保证金融活动JJ~,J
开展的基本道德要素正是我国传统社会所特别强调和重视的:”信”是一
切社会交往的基础.更是金融活动的基石无论是早期的金融活动,还是
当代复杂的金融活动.”诚信”始终伴随左右金融活动在一开始就表现
为一种信用活动.当代信用形式虽然发展得更加完备.但无论是商业信
用,银行信用,国家信用还是消费信用,民间信用.同样都是建立在信用
的提供者和使用者相互信任的基础之上的.都是以人的伦理信用为内在
支撑的就我国而言.虽然学派众多,但是对于诚信的重视和认识却是十
分一致作为中国传统主流学派的儒家.对”诚信”格外强调,”信”是与
“仁,义,礼,智”并立的”五伦”之一.”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
政》)说得直A一些,就是如果不讲诚信,连做人的资格都没有了.《论语》
中还记载.子贡曾向老师孔子”问政”——如何治理国家L子回答:”足
食.足兵.民信之矣.”对老师的答案.子贡并不满足,要在”食,兵,信”三
者中分出主次:”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孔子的回答是”去兵.”
子贡还不满足:”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孔子回答:”去食.自古
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孔子把”诚信”强调到了比生命还重要的程度.儒
家奉为”亚圣”的孟子把”诚”与”天道”并列:”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
口赵志强
之道也.”儒家后学对”诚信”反复申述.如汉儒刘向的”人背信则名不
达”,唐儒王通的”推人以诚.则不言而信矣”宋儒程颐的”人无忠信.不
可立于世.”表明了儒家对这一问题始终如一的重视
儒家之外的其他学术流派对此问题的看法}};奇地一致.尽管他们
在其他问题上争论得不可开交如代表社会下层人群的墨子的”诚信者.
天下之结也”.”言不信者.行不果”代表社会上层或者说统治者的法家
韩非的”小信诚则大信立”,”巧诈不如拙诚”:代表了社会边缘人群或者
说隐逸之士的道家庄子的”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颇
具穿透力的老子的”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综合了前代学派成果和
观点的《淮南子》的”马先驯而后求良.人先信而后求能.”从不同角度,不
同层面强调了诚信的对于社会,个人的重要性
对互惠互利的认识.占据后代主流地位的儒家学派的认识同样十
分深刻孔子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通俗地说就是自己发
达,也要让别人发达.同理~自己赚钱.也要让别人赚钱.并从反面告
诫”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中国社会从上到下.对诚信问题抱有毫无疑
问的一致的看法.这就形成了一种共识,一种氛围.形成了朴素道德伦理
的软约束.规范着社会成员的行为由于中国传统社会的统治者重文学
轻经济.重农轻商.”正史”中关于民间金融行为的具体资料比较缺乏.但
这并不意味着民间借贷行为的缺乏从今天民间借贷行为的
文档评论(0)